一次無線聯試中,她發現了頻譜儀上一條一閃而過的異常譜,此時距離整星交付僅剩幾天。“遇到這種事兒,有經驗的老員工也會緊張,她卻沒被‘嚇住’,細心求證,抽絲剝繭,最終順利地將問題解決了。”同事說。
關鍵時刻能“扛”住事兒,遇到問題還能用“靈活的思維”解決。剛入職不久的餘速,通過自己開發的“小程序”,提升了測試效率。“原來每測一個數據,需要多次往返於操作間與監控室,一上午微信步數就有上萬步……”餘速說,現在只需在電腦上輸入對應設備的IP地址,即可完成測試,結果呈現也更加直觀。說起設計靈感,餘速卻笑著說:“可能是因為我有點‘懶’,時間緊,任務重,也是被‘逼’出來的。”
參與研製時,王國星發現太陽翼實際裝配中,“依靠人力操作,費時費力,還有安全隱患”。他反覆研究,設計出一款便於攜帶的新式調整裝置,縮短了調試周期,提升了精度。
“遇事先動腦,是‘90後’的一大特點。”王國星的師傅李文濤說,“‘90後’是‘技術控’,敢創新善鑽研愛發明,天生有股拼勁兒。”
一個新設備送來,胡帆常常能在一天之內研究透資料、學會操作,並寫好新系統的操作程序代碼。“確實非常緊張。寫錯一個代碼都可能導致整個機器運轉不暢,造成上億元的損失不說,還可能耽誤了衛星整體發射計劃。”胡帆說,儘管很難,在大家幫助下,每一次都能順利完成任務。
廖宏博也說,“剛開始接觸焊接,不得要領,手不穩、力不夠,總是幹著急。”有些零件焊接,需要把身子卡在一個角落,向後伸胳膊,反手伸入一個狹窄的槽裡進行,力度的拿捏、操作的技巧,絕非一朝一夕能掌握。為了揣摩其中的技巧和力度,廖宏博拿筆寫字、吃飯用筷子時,常比劃著手上操作……
1993年出生的廖宏博,如今已是北斗衛星的電裝主管。“從來沒有過員工新入職三四年就擔任此職位的先例。”航天器總裝中心副主任邱鐵成說,有一次,焊接作業的質量要求近乎苛刻,大家就看到廖宏博桌上擺著60根導線,用於焊接練習,“大家都看到了他的努力”。
在軌引航
他們愛工作懂生活,總能保持最佳狀態,超燃!
“航天工作辛苦,工作之餘我喜歡健身游泳;大汗淋漓之後,疲憊也得到了釋放,感覺滿血複活了。”
——航天人留言
“近年來員工數量沒有大幅增加,任務卻越來越重,”航天五院科研人員介紹說,“萬人一杆槍”要求“每顆螺絲釘都不能鬆”。
“計劃,對我們來說是最大的命令。”胡帆說,去年9月,她獨自在西昌發射場,代表小組完成型號任務。“本來計劃月底之前能幹完活,‘十一’還能放個假,沒想到在回來的機場裡,又接到了新的工作安排……答應給別人做伴娘都沒去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