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憂外患之下,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仍存,預計2019年中國GDP增速將回落,但是,政策空間和市場韌性仍將助力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
中評社北京1月4日電/2018年以來,全球經濟總體延續復甦態勢,但動能放緩。展望2019年,鑒於貿易保護主義繼續抬頭、全球流動性漸次趨緊、潛在的新興市場貨幣危機以及地緣衝突等風險因素,全球經濟大概率弱勢增長。對於中國而言,內憂外患之下,中國經濟下行壓力仍存,預計2019年中國GDP增速將回落,但是,政策空間和市場韌性仍將助力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經濟參考報發表盤古智庫與智行院高級研究員熊園文章分析,回看2018年,中國經濟運行穩中有變、變中有憂,外部環境複雜嚴峻,經濟面臨下行壓力。一方面,數據顯示,2018年第三季度GDP當季同比增長6.5%,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次低水平;2018年12月中國製造業PMI降至49.4%,觸及2016年3月以來新低並首度跌至榮枯線下方。另一方面,中國經濟仍穩定運行在合理區間,消費基礎性作用進一步增強,經濟結構不斷優化,新經濟引擎作用更強。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走高至78%;2018年4月以來,中國製造業投資增速已經連續8個月反彈;2018年前11個月,中國高技術製造業和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分別快於規模以上工業企業5.5個和2.0個百分點。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當前經濟運行的問題是前進中的問題,既有短期的也有長期的,既有周期性的也有結構性的。簡單來看,就是既有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民粹主義明顯抬頭所帶來的外部擾動,又有調結構、轉動能、防風險、去杠杆所致的內部約束。因此,貿易衝突之外,2019年中國經濟運行尚有兩大制約。
一方面,全球流動性加速緊縮,“後QE時代”全球經濟增速趨於放緩。2018年10月以來,10年期美債收益率上破3.2%並一度摸至3.25%。在美聯儲加息帶動下,歐央行將在2018年底正式結束QE,並有可能2019年夏天之後啟動加息;日本2017年7月以來就逐步縮減購買國債的規模;2018年以來,加拿大、英國、阿根廷、土耳其、印度等國均不同程度地上調基準利率。在全球流動性加速緊縮的背景下,信貸收縮無疑會對全球經濟帶來衝擊,中國自然也難以幸免。
另一方面,中國經濟結構轉型不會一蹴而就,陣痛不可避免。客觀來看,在中國過去二三十年的高速發展歷程中,很多行業的發展模式比較粗獷,有的是低附加值產業,有的是以犧牲環境為代價,還有的是依靠大量的資本投入。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一直強調要轉變經濟發展模式,加快新舊動能轉換,要高質量發展和綠色發展,這一過程中,不少企業或行業將會面臨轉型困境,可能會面臨行業生產景氣度下滑、企業盈利縮水等一系列問題和挑戰。
文章認為,形勢有變化,對策自然有優化。中國發展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變局中風險和機遇同生並存。根據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部署,2019年中國宏觀政策將穩字當頭,要確保增長穩,也要進一步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六穩”工作;要牢守底線、保持定力,也凸顯了危機意識尤其是要強化逆周期調節。
中國經濟正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體量大、市場深、韌性強等基本態勢沒有變,具備打贏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和應對外部風險的諸多有利條件,已有的各項政策安排也將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打下決定性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