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4個訂單為我們提供了最初的研發經費,大家既興奮又有壓力。”長三甲系列火箭總指揮金志強回憶說,“因為當時有個附加條款——‘長征三號甲火箭必須首飛成功,否則合同無效’。”1994年,歷時8年研製的長三甲火箭首飛即告成功,那一刻,龍樂豪院士揮筆寫下:“一箭雙星首飛傳捷報,八年鏖戰今朝定乾坤……”
“像我這樣的‘長征人’,不過是第一代人的尾巴和第二代人的開頭。長征火箭正大展宏圖的時候,我已經是‘80後’了,還有很多未完成的使命……”因此,龍樂豪至今仍每天出現在辦公室。“有人問我現在忙些什麼,我說了12個字,‘保駕護航、謀劃未來、提攜新秀’。”
從1到多
火箭發射如打靶,每次必須打十環,“長征人”用汗水和智慧闖過道道難關
“攀登科技高峰從來不易,航天科技的發展史本身就是一部困難史、高風險史。”金志強曾與龍樂豪並肩戰鬥,從龍老的言傳身教中受益匪淺。“老一輩‘長征人’身上的韌勁兒特別值得我們學習,實際上,發射不論成功還是失利,每一次都不是徒勞。”
96年2月15日,長三乙火箭在點火起飛後,撞在附近的山頭上,星箭俱毀。從發射的喜悅到慘敗的失落,不過22秒。“大家的情緒都跌到了谷底,有的抱頭痛哭,有的相互安慰。”金志強說,大家馬上決定放棄春節休息,投入到疑點梳理、數據分析工作中。“有的人累啞了嗓子,有的人熬白了頭髮,有的人徹夜不眠……”
這次失敗僅僅是因為一個很小的元器件出現故障,但研究員們卻提出了44項256條改進措施。一年半後,長三乙火箭第二次發射圓滿成功。金志強感慨道:“‘長征人’承受了很多難以想象的壓力,今天的成績是他們用血和汗拼出來的……”
“歷史上幾次火箭發射失敗的案例各個慘痛,現在仍歷歷在目。”姜傑說,早期的火箭發射因為技術“欠賬”太多,出現不少“顧此失彼”的現象,長征團隊暗下決心,必須提升火箭的可靠性。
每次發射幾個小時前,各部門負責人都要做動員保證。回憶起當時所面對的質疑和壓力,姜傑忍不住啜泣,現在仍感同身受。
在長三甲遙十火箭發射前,因為首次採用系統性冗餘,加上研製周期緊張,工作出現了紕漏。“簡單來說,就是在一個核心電腦上裝的3個CPU無法正常運行。”姜傑說。
“這下慘了,火箭的研製進度擺在那兒,發射時間卡在那兒,如果不及時解決,就要影響整個任務進度。”姜傑回憶,那些天,每個人都24小時待在實驗室,眼看交付時間越來越近,問題依然沒解決……姜傑不願放棄,她覺得現在不做技術突破,以後會更難。經歷了無數次嘗試,3個CPU終於進入了工作狀態。
可沒想到,距離火箭發射僅有72小時時,測試員又發現故障。姜傑立即帶領團隊連夜趕到發射場,又是36個小時不合眼的快速“搶救”。“原因終於找到了,由於大家把精力都放在技術突破上,卻忽略了一個技術細節——少插了一股線路。”
“對火箭研發來說,堅守和創新都至關重要,但任何環節沒做好,所有努力都會付之一炬。”戴著金絲眼鏡,看上去恬靜柔弱的姜傑,語氣堅定地說:“火箭發射如打靶,每次必須打十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