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7月9日電/聯合國糧食與農業組織迎來它歷史上首位中國籍總幹事。據媒體報道,農業農村部副部長屈冬玉近日當選為聯合國糧農組織新一任總幹事。屈冬玉曾就職於中國農業科學院,擁有遺傳育種博士學位,曾憑馬鈴薯遺傳育種和生物技術研究工作獲“世界馬鈴薯產業傑出貢獻獎”。
中國人執掌這一國際組織,其大背景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在農業農村、扶貧事業的發展和農業科技等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從“18個紅手印”的“生死契約”,到浙江省憑借“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拿下聯合國“地球衛士獎”,這中間的艱辛探索、攻堅克難都在時間簿上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
正如屈冬玉本人在接受媒體專訪中所說,中國在農業農村發展中的改革經驗,“對其他發展中國家有借鑒作用”,“對實現2030年全球可持續發展議程,貢獻中國方案、中國智慧,提供中國正能量”。相較於“前所未有”的中國扶貧事業的廣為人知,拿下多個“第一”的中國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尚未走入更多人的視野。
農業文化遺產,顧名思義,是指傳承到現在的活態的農業文化系統,不僅生態和經濟價值高度統一,而且是傳統農耕文明的載體。聯合國糧農組織於2002年發起關於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的倡議,這一內容於2016年被寫入《G20農業部長會議公報》。
中國農耕歷史悠久,農耕文明漫長,多樣的地形地貌孕育了多樣的生產生活方式。不論是浙江青田的稻魚共生系統,還是桑基魚塘生態農業模式,都折射著先輩智慧的光芒,其蘊藏的和諧、綠色理念對我們今天發展綠色農業、建設美麗鄉村依舊具有借鑒意義。
尤其是,據統計,中國農業文化遺產所涉及的縣域中,有三至四成屬於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擁有獨特的農業文化生態系統意味著一地在生態環境、自然景觀和民俗文化等方面都留住了時間和鄉愁,這恰可成為一地摘掉窮帽、走出自己發展之路的重要支撐。
2005年,浙江“青田稻魚共生系統”入選世界第一批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試點;2012年中國率先開展國家級農業文化遺產發掘;2014年,中國政府簽署南南合作框架下開展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工作合作協議;2015年,中國頒布全球首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管理辦法》;2016年至今,該項工作均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截至目前,中國國家級農業文化遺產91項,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以15項的紀錄位居世界首位。
多個“第一”和“率先”背後,是中國在農業文化遺產申報及管理、科學研究、機制建設、推廣示範等多方面的積極探索。有業內專家指出,中國的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已經成為農業國際交流合作中的一個亮點。另一個層面,中國稻田養魚技術在尼日利亞、塞拉利昂等多國的推廣,豐富了當地糧食供給,該項工作以另一種方式利澤更多人群。
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強調,切實保護好優秀農耕文化遺產,推動優秀農耕文化遺產合理適度利用。在傳承和保護方面,農業文化遺產和其他類型的文化遺產並無二致,都是要在“活化”上做好文章。要切實調動當地農民這一最重要主體的積極性,暢通渠道讓多方參與;在發展模式上要以農業為基礎但又不能局限於此,在實現多種功能的同時,要注重對傳統民俗和文化內涵進行進一步的衍生和闡發,以增加一地農業文化遺產的吸引力和厚度。
走近並了解,才談得上保護和傳承。農業文化遺產,值得投以更多關注,給予更多助力。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莫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