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市交通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為確保《乘客守則》的實施效果,北京同時制定了《實施意見》,意見明確包括逃費、占座、列車上進食、推銷營銷、大聲播放視頻音樂等行為將被納入個人信用不良信息記錄。
此前,上述規定的徵求意見稿只列了逃費、占座、列車上進食、推銷營銷等四種行為,需要納入個人信用不良信息記錄。正式發布的規定吸納了市民的意見,將大聲播放音樂等行為也納入個人不良信用記錄。
參加志願服務進行不良信息修復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因不文明乘車行為記錄個人信用不良信息的行為人,可以通過主動參加軌道交通志願服務進行不良信息修復。
此外,個人認為信用不良信息有誤的,也可以向市交通執法部門申請個人信用不良信息複核,市交通執法部門將進行核查並作出處理。
現象
仍有極個別乘客在地鐵內進食
針對地鐵內“禁食”等規定的發布,地鐵一線工作人員都非常“樂見”。北青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地鐵內進食主要發生在早高峰階段,在大客流地鐵站,大概有5%左右的乘客攜帶食物進站,在地鐵內進食的大約在2%左右,數量並不多。
前門站區區長祝亞君告訴北青報記者,由於前門站區是大客流地鐵站,且外埠來京旅遊乘客較多,經常有乘客攜帶糖葫蘆、老冰棒等“北京特色小吃”進站,在暑運高峰時段尤其嚴重。對於在地鐵上進食的現象,北青報記者昨日在晚高峰時段隨機採訪了多條線路上的10位乘客,其中9人表示親眼見過,甚至有人向記者吐槽曾在早高峰看到一位女士吃“韭菜餡包子”。而其中一名男乘客更是坦言,自己就在地鐵上吃過炸雞塊。
對於地鐵上的不文明行為,大部分受訪者均表示,最忍受不了的就是吃早點、大聲說話或者播放視頻音樂、一人占多座等。其中,對吃早點的乘客抱怨的最多。一位受訪的女士稱,早點中的包子氣味最重,對乘車環境影響最大,同時也很擔心急刹車時,吃的和喝的東西灑出來會誤傷其他乘客或者弄臟車廂。
還有乘客表示,只要在地鐵上不吃有濃烈味道(辣條、榴蓮等等)、帶殼掉渣、會污染地鐵環境整潔的東西,或者進食不影響他人的話是能夠接受的,畢竟如果有人趕時間沒來得及吃飯,又遇上低血糖,是能夠理解的。
新規實施後,效果如何?昨天下午5點03分開始,北青報記者在地鐵1號線、2號線、5號線、10號線、13號線等線路進行探訪。在近三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內,記者發現了多名乘客手提食品乘車,其中有人拿著帶湯水的關東煮在車廂內進食,還有人帶著漢堡等小食在車廂內吃。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一位女士在地鐵13號線五道口站開始在車廂內飲食,一路上,她一直在吃漢堡包和一些油炸小食,在到達13號線西直門終點站前,這名女士將食品放入包內。在整個過程中,女士並沒有打擾到別人,因為其使用的食品沒有明顯的味道,其他乘客也沒有對她進食的行為進行關注。
執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