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衛星:助力國際防災減災
http://www.CRNTT.com   2019-08-15 09:25:39


北斗衛星運行示意圖。
  中評社北京8月15日電/終於送走了“史上最熱的夏天”,但悶熱高濕的天氣在很多地方依然不肯謝幕。這警示人們,全球氣候變暖及其造成的危害不是不確定的未來,而是擺在眼前的現實。在一些地區遭受悶熱高濕困擾的時候,中國東部沿海遭遇超強台風“利奇馬”的襲擊。風雲氣象衛星時刻密切關注其動向,為防災減災提供了強大的天基信息支持。同時,中央氣象台向國際社會全面開放氣象衛星雲圖和相關數據,為西太平洋區域的其他國家和地區跟蹤防範“利奇馬”提供了便利條件。

  中國經過多年努力,織就一張對地觀測的衛星天網,不僅大幅提高了自身防災減災能力,而且通過相關機制,積極參與國際合作。中國衛星為國際防災減災、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做出了卓越貢獻。7月中旬,應空間與重大災害國際憲章組織緊急事務官的數據請求,中國調動高分一號、二號、三號等遙感衛星對印度洪澇災害區域進行多次成像工作,同時安排專人查詢歷史存檔數據,及時將相關數據提供給印度空間研究組織,為印度洪災監測提供空間技術支持,受到國際社會的高度評價。

  觀災情 高分衛星明察秋毫

  在抗擊印度洪災中大顯身手的高分衛星是中國對地觀測的核心太空力量,也是投入國際救援的主要衛星系列,這是中國航天科技工作者積近10年之功,著力打造的星座系統。

  高分專項工程即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工程,是中國《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 》的16個重大科技專項之一。2010年,該專項被批准啟動實施。2013年4月,高分一號首發星成功發射並精准入軌,該星突破了多光譜與寬覆蓋相結合的光學遙感等多項關鍵技術,在分辨率和幅寬的綜合指標上達到了當時國內外民用光學遙感衛星的領先水平。它的發射也拉開了中國高分衛星星座建設的序幕。2018年7月底,高分十一號衛星發射入軌。2019年3月,高分五號和六號衛星正式投入使用。中國基本建成了由高空間分辨率光學衛星、合成孔徑雷達衛星、高光譜分辨率成像衛星等功能各異的業務衛星組成的星座系統。根據規劃,2019年底,中國將再發射一顆高分衛星,全部完成天基系統的建設任務,然後把高分專項的工作重點轉向應用體系建設方面。

  作為中國著力打造的一項重要空間基礎設施,高分衛星不僅服務中國自身,而且向世界各國開放數據,助力國際防災減災事業。2015年1月,斯里蘭卡遭遇洪災,有關方面啟動應急機制,編制高分一號衛星觀測計劃,及時對斯里蘭卡受災地區進行成像,為救災工作提供支撐。2016年4月,厄瓜多爾連續發生強烈地震。中方應厄方請求,緊急調動高分二號衛星對受災地區進行觀測,並向其提供了大批影像圖。

  追台風 風雲衛星見微知著

  極端天氣造成的氣象災害是世界各國面臨的普遍威脅,中國地形地貌複雜多樣,飽受各類氣象災害之苦。為了提高氣象預報能力,中國多年來一直致力於建設先進的氣象衛星星座系統。早在上世紀70年代末,中國就啟動了極軌氣象衛星項目,被命名為“風雲”。

  1988年9月,風雲一號A星發射升空,中國正式開始了“風雲”建設。雖然歷經曲折,中國科學家克服重重困難,成功實現了風雲一號C星、D星,風雲二號諸星發射入軌和運行服役。2008年5月,“風雲”升級到“三號”,之後實現了4顆星組網運行,顯著提高效率,天氣預報更新時間大幅縮短。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