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每周一、三、五的上午9點,陳俊武會准時出現在辦公室。他能輕鬆看清電腦屏幕上5號字體大小的方塊字,能看懂英、俄等多國文字,喜歡在互聯網上關注著國際上最新關於石油行業的前沿技術,“有時候國外發表的文章裡的一句話,可能就透露出一種新動向”。
發現感興趣的綫索,他會“主動跟上去,看看苗頭和趨勢”,有時他會拉上一群年輕人組成團隊來一起解決,有時候也會向相關部門提出比較宏觀的戰略性意見。
在他看來,科技創新必須通過許多人一起接力奮鬥來實現,“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創新”。起初先模仿,跟著別人學;稍微有點本事了,就可以站上前人肩膀,“再往上又上不去了,那你就得成為別人的肩膀,讓別人上”。
幹了一輩子石油煉制,陳俊武清楚,隨著中國的快速發展,對石油的消耗量逐年增加,石油替代的研究和開發十分必要且緊迫。
60多歲時,他將研究方向轉向國家石油替代戰略,與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合作,指導完成了甲醇制烯烴(DMTO)技術工業放大及其工業化推廣應用,為中國煤炭資源深度轉化利用開辟了全新技術路綫,該技術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一等獎。80歲以後,陳俊武又開始深入關注溫室氣體排放、氣候變化、碳減排等課題,為國家碳排放政策提供了關鍵決策意見。
穿越將近一個世紀的時光,陳俊武認為,人生難免顧此失彼,多多少少總會有些遺憾,“回憶似水年華,因有所為而有所成,因有所未為而有所失,但是總結起來,得大於失,無怨無悔”。
投入事業的精力多了,他覺得對家人有所虧欠。他一直向往自由的旅行,卻始終沒什麼機會成行。他說:“到法定退休年齡後,我又工作了近30年,一生未得休閑固然是有所遺憾,但在科學攀登中得到了快樂。”
活得有意義,是他的人生價值准則,他總提醒年輕人,“對社會的奉獻應該永無止境,從社會的獲取只能適可而止”。
幾年前,洛陽工程公司部分搬遷到廣州,按照級別待遇,公司領導在規劃住房時給他預安排了一套100多平方米的安置房。陳俊武聽說後堅決不要:“我年齡大了,在洛陽工作和生活,要廣州那麼大的房子幹嘛?”有人提醒他,如果自己不住,可以留給女兒,或者將來賣掉也是一筆不小的收入。他回答:“我是我,她是她!”
這位院士對自己更是“小氣”,去年7月,他坐高鐵到北京參加活動,由於舍不得在列車上買飯吃,他硬是餓著肚子直到下車,出站後找了一家牛肉面館,點了一份便宜的面條,吃得津津有味。
可聽說有大學生因交不上學費而發愁,他卻特別慷慨,不僅幫忙交上學費還寄去了很多學習和生活用品。他把自己的獎金捐給公司幼兒園和地方民辦教師,并捐資設立了青年優秀科技論文獎勵基金,用於激勵年輕人科研創新。
他曾擔任鄭州大學客座教授,但從來不讓學校負擔任何吃住行費用。聘期結束後,他將6年授課所得近20萬元全部捐出,用於獎勵優秀青年學子,而自己只收下了學校送給他的一束鮮花。他把花帶回家,獻給了久病臥床的愛人。
他有一句名言,被很多人記下,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很多人的人生態度:“奉獻小於索取,人生就暗淡;奉獻等於索取,人生就平淡;奉獻大於索取,人生就燦爛。”
陳俊武回顧自己追求創新的人生時說:“終歸是成功多於失敗,也取得了一些比較重大的成績”。這樣回想起來,大抵是讓人“心情比較愉悅的”。
科研道路上經歷的那些失敗,在他看來無非是證明了這條路走不通,“你探路了,別人可以吸取經驗教訓”,只要認真地走,“走不通也是一種前進”。
他覺得自己確實是“運氣很好”,抓住了人生和整個國家的發展機遇,也找到了可以展示才華的舞台。“我活得比較長。”他補充,一些同行者先他而去,“如果他們還在,可能做出的貢獻比我更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