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曾參加選址和方案設計工作的華德潤(原基建工程兵科研設計院副院長),在其撰寫的《三十個日日夜夜》回憶文章中寫道:
1976年初秋,人們的心情格外沉重,我們的祖國蒙受了巨大的不幸,繼敬愛的周總理逝世不久,毛主席又離我們而去。為了永遠紀念我黨我軍我國各族人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黨中央、全國人大常委會、國務院和中央軍委決定在首都北京建立毛主席紀念堂。
當年9月末,我奉上級指示,帶兩名政治、技術條件都好的工程師去前門飯店集中參加毛主席紀念堂的規劃設計工作。全國26個單位多所大學。14個設計、研究院、所和6個委、局、廠)選派出59人組成規劃設計組,由北京市趙鵬飛副市長負責,其中有很多人是全國聲譽很高的設計大師和建築界的權威人士。
趙鵬飛副市長向全組人員傳達了黨中央關於建立毛主席紀念堂的決定,要求參與設計的全組人員,竭盡全力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方案設計報中央審定。會後,以單位或地區劃分了若干小組,立即開展工作。3天後交出了第一輪方案,經過全組評議後再做第二輪。這裡的工作是不以白天黑夜為界限的,只有一日三餐是正點開餐,其餘的時間就完全投入到設計中去了。困了就睡一會兒,醒了就再畫。南京工學院楊庭寶教授、上海民用建築設計院陳植總工程師、陝西第一設計院洪青總工程師都已年過古稀,他們也都親自動筆徹夜不眠的繪制方案。人們的眼睛都是紅絲一片、就是在就餐中也是邊吃邊交換設計中的意見。第一輪的方案,比較多的有類似天壇式的圓頂建築,有太廟式的大坡屋頂。但經過三輪評議後,大家的方案就有些近似,意見趨向一致,一個高台階、高柱、頂的方案被大家接受了。因此,可以說毛主席紀念堂的設計方案是名副其實的集體創作。
11月6日,中央政治局集體審查紀念堂設計方案。幾種各具特色的建築模型,擺在了有關領導人面前。他們一面聽取著有關人員的匯報,一面注視著眼前的建築模型,議論著各種方案之長短……
這次集體審查確定了以下三個問題:
第一,紀念堂就正式建在天安門廣場南部——原“中華門”的位置上,即人民英雄紀念碑以南、正陽門以北。
第二,基本上肯定了三種設計樣式,要求再作修改後,正式報中央審定。同時提出,紀念堂一定要設計得堅固適用,莊嚴肅穆,美觀大方,有中國自己的民族風格;要方便群眾瞻仰,利於遺體的長期保護。
第三,這項工程意義重大,時間很緊,要精心組織、精心施工。
此後,國務院“九辦”和紀念堂設計小組,又經過多次討論、修改,於11月12日報經中央審定,正式確定了紀念堂建築方案。用他們的內部話來說,就是“綜合方案”。這個方案確定紀念堂的建築形式為正方形,八開間,重檐屋頂,兩層紅花崗石台基,繞以漢白玉欄杆,廊柱為正方形抹小角。總高度為33.6米。
一個選址恰當、造型雄偉、符合需要、獲得各方滿意的方案,最終被確定了下來了。
毛主席紀念堂的設計,是貫徹黨的群眾路線的豐碩成果。曾擔任過紀念堂工程設計小組領導成員的沈勃,回憶當年參加總體設計時的情景,至今仍興奮不已。他在《參加毛主席紀念堂建設回憶》一文中寫道:
我懷著無限悲痛的心情,和趙鵬飛等同志聽完穀牧同志傳達中央關於修建毛主席紀念堂的決定和要求,長時間無法使自己平靜下來。此時,我禁不住想起過去為毛主席設計中南海住宅的情景,想起為他老人家建設北戴河休養建築的情景,他老人家的音容笑貌歷歷在目。而現在要建設的卻是和毛主席永別的工程,心中感到非常難過。
當時,對這個工程的概念,我一時還摸不著邊際。我是瞻仰過列寧墓的,但毛主席紀念堂的建設要求,顯然是複雜得多,艱巨得多。若是周總理還健在的話,他一定會領導大家把這個工程建得十分完美,讓毛主席雖死猶生。但是,周總理先故去了,毛主席又離開了我們,“四人幫”還在那裡橫行,也許會更加肆無忌憚,或許會對紀念堂工程亂加干擾,一時百感交集,思慮萬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