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6日電/在謀劃如何抗擊日本侵略者的鬥爭中,毛澤東重視從歷史人物中汲取智慧。在先秦那些大仁大智的歷史人物中,毛澤東特別重視孔子、孟子、老子、莊子、孫子。
毛澤東一生對孔子既有繼承也有批判,抗日戰爭時期尤為突出地闡發了孔子的好學精神、中庸思想和孟子的哲學智慧。
愚蠢的軍隊是不能戰勝敵人的
打敗日本侵略者需要人民武裝力量的壯大和人民武裝隊伍素質的提高。毛澤東認為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而愚蠢的軍隊是不能戰勝敵人的。所以,當時延安創辦了抗日軍事政治大學、陝北公學等多所學校,掀起了學習運動。
毛澤東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的報告中提出了學習的任務,其中有句名言:“學習的敵人是自己的滿足,要認真學習一點東西,必須從不自滿開始。對自己,‘學而不厭’,對人家,‘誨人不倦’,我們應取這種態度。”毛澤東大力提倡的“這種態度”,就是孔子的學習態度。1938年8月22日,毛澤東在中央黨校講演時說:“從前有個好教員孔夫子,他慢慢地來,弄清了學生脾氣,使學生都喜歡,然後好好地教他們,所謂‘循循善誘’。他又學而不厭,隨時當學生。如果你們有人會學得厭,就不如他了。孔夫子還有一件事,當先生不打盹睡,所謂誨人不倦。你們出去無論做什麼工作,也要不打盹睡,如果倦了,要用鑽股法刺一下。” 1939年5月20日,毛澤東在延安在職幹部教育動員大會上講話時說:“大家都要努力學習,不可落後,不可躲懶睡覺。從前孔子的學生宰予,他在白天睡覺,孔子罵他‘朽木不可雕也’,對於我們隊伍中躲懶的人,也可以這樣講一講,但是對學習有成績的,就要獎賞,有賞有罰,賞罰嚴明。”
肯定孔子中庸思想的積極因素
中庸是孔子的道德觀,也是孔子的方法論,包含著“過猶不及”“和而不同”“使民以時”“臨事而懼”“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等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