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0月22日電/日前,61名院士請求轉基因水稻產業化,讓轉基因食品安全再次引發關注。據悉,下一步農業部將加大科普宣傳,為我國轉基因生物技術產業化應用營造良好輿論環境,並加快轉基因生物管理法規修訂。
據《新京報》報道,中國農科院植保所副研究員謝家建介紹,目前,我國批准轉基因生產應用安全證書且在有效期內的作物有棉花、水稻、玉米和番木瓜。但並不能馬上進行商業化種植,按《中華人民共和國種子法》,轉基因作物還需取得品種審定證書、生產許可證和經營許可證,才能進入商業化種植。目前,我國只有棉花、番木瓜批准商業化種植,轉基因水稻和轉基因玉米尚未完成種子法規定的審批。
另外,我國批准進口用作加工原料的轉基因作物有大豆、玉米、油菜、棉花和甜菜。這些食品必須獲得我國安全證書。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院長羅雲波說,不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把發展轉基因技術作為占領未來農業國際競爭的制高點和推動新一輪農業科技革命的重要力量。羅雲波說,從國際上看,全球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已由1996年的170萬公頃發展到2012年的1.7億公頃。截至2012年底,全球59個國家和地區批准轉基因作物進口用於食品、飼料或種植。其中,已有28個國家批准了25種轉基因作物的商業化種植。
目前疑慮聲得不到充分表達
這不是一個科學技術問題,是一個普通消費者知情權和自由選擇權的問題。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對轉基因有疑慮的聲音得不到充分的表達,挺轉基因單方面的勢力比較大。目前吃轉基因食品最長時間是多少?有多少人在吃?通過小白鼠等喂養試驗不能根本打消掉大家的疑慮,這一代沒有風險,下一代有嗎?
應該讓全社會充分討論,要讓民眾自己選擇。民眾如果選擇了吃轉基因大米,也需要政府有其他保障,包括要有轉基因信息注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