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不是官二代,一句話的事情,有什麼不好說的?如果不好說,那是受到了什麼壓力?此事件已經是公共事件,有關方面豈能有所隱瞞。
你越是隱瞞,公眾越是起疑,因此只會適得其反。
網友抓住“事發當天郭某帶著孩子打高爾夫球”“警方通過做郭某家屬工作,促使郭某自首”“警方組織進行司法調解,達成了賠償協議:郭某家屬將賠償受害方84萬元”等細節,進行輪番追問。整起事件的處置只要有一處不妥,就會全盤被動。那麼,警方能經得起“挑剔”嗎?
事發多日後才抓人,而且又是“勸自首”,又是第一時間賠巨款,有人擔心,這是一起“賠錢免刑”的現實案例。當事人的“身份懸疑”無疑加深了這種猜想,難道只有上一級機構介入調查,真相才能揭開嗎?
近年來,圍繞身份問題而演繹的懸疑劇不少。“四川甘孜州女科員享副縣級待遇被疑官二代”,是去年3月非常火的一條新聞。官方回應:享受副縣級待遇不屬於特殊情況。
繞著回應,偏不正面答問,急死你,讓你無奈……這也成了一些政府部門回應社會質疑時屢試不爽的一招。
最後,輿情熱點多是慢慢消散,群眾想要的答案,還是“知不道”。這樣的結果,令關切公共事務的群眾心寒,令政府公信力嚴重受損。
這個病,該治了。
(來源:《現代快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