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層面只是一方面,更激烈的可能來自於接下來兩家公司的正面碰撞。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此前ofo與摩拜常被並列,但二者真正正面相遇的日子僅僅始於這個月。
按照上一輪網約車的劇本,價格戰已經箭在弦上。事實上,摩拜最開始的定價是1元/每半小時,ofo走出校園後將價格定在了1元/每小時。由於大部分人的騎行時間很難超過半小時,基本認為二者價格相當。
摩拜Lite的推出,似乎才真正點燃價格戰的戰火-----此時,Lite版定價0.5元/每半小時,終於拉開了ofo一個身位。
1元與0.5元,這是共享單車領域的價格量級。依舊令人尷尬的是,一個上班族騎行一周的總花費,可能都沒有當年滴滴快的之戰時的一個紅包大。這顯然不會成為這場單車大戰的決定因素。
張巳丁說,在這個領域最終能拉開差距並建立門檻的,只有一個,就是對用戶的了解。圍繞這個“了解”,覆蓋率、騎行體驗都會是十分重要的因素。而這種“了解”除了和創始團隊息息相關,還關聯著背後的資本-----誰先在前期依靠資本迅速布局,誰可能就占據了這個“了解”的制高點。
事實上,產品的迭代二者在趨同,剩下的最大變量或許正在覆蓋率上。最終,由於幾乎會跳過補貼大戰,這場戰鬥會變得異常迅速。
金沙江創投合夥人在朱嘯虎在上月底就曾表示,三個月共享單車的大戰就會結束。無疑,這與當年的專車大戰將大為不同。
一些人已經開始猜測兩家公司合併的未來。經緯創投合夥人肖敏(微博)直言,不論從資源統一調度方面,還是從用戶的需求來說,有一家公司就足夠了。兩家公司甚至更多,目前並沒有這麼大的市場;同時,沒有補貼戰製造泡沫,市場在一開始可能就會以一個相對理性的姿態顯現。
在可預見的短期內,迅速死亡或迅速合併,都會是這個剛剛興起的新領域中的大概率事件。
如何盈利
分出輸贏,並不意味著結束。事實上,無論戰局如何,最終這個領域都會回到一個最根本的問題上------共享單車能賺錢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