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風來”的背後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接近體育產業爆發臨界點的大趨勢,是體育從“精英”和“事業”重心轉向“全民”和“產業”并重的觀念之變。放寬賽事審批、推動職業體育改革、鼓勵社會力量參與、促進跨業態融合等一系列政策利好,極大激發了資本活力和社會活力,喚醒了一直被低估的中國體育產業價值。
從2006年開始自掏腰包舉辦中式八球全國比賽,喬元栩深受審批之困,時常有種“名不正言不順”的感覺。如今,他終於體驗到輕鬆自信,找贊助談合作也更加順暢。在給老喬們解開“鐐銬”的同時,審批鬆綁打破了體育行政部門對賽事資源的壟斷,對觀望的社會資本產生了相當大的吸引力。過去一年,以路跑項目為代表的商業賽事、草根賽事、衆籌賽事在全國遍地開花。
《意見》提出到2025年體育產業總規模超5萬億元,相對於2013年的1.1萬億,未來10年實現4倍增量是個宏大目標。從政策利好釋放的資本熱情來看,5萬億并非異想天開。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民體育意識的形成,中國體育產業也許在不久的將來,能成為助推中國經濟綠色、可持續性發展的支柱產業。
事實上,體育產業的健康發展不僅有助於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推動中國經濟轉型升級,還能滿足廣大百姓觀賞和參與體育的需求,是一項惠及民生的事業。
體育的這種“事業”與“產業”雙重定位、“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重功效,同樣體現在國際大型賽事的申辦和籌辦中。與2008年完成百年奧運夢相比,2022年冬奧會的更大意義將是助推京津冀一體化國家戰略的實現。
在張家口崇禮,各個滑雪場周邊的村鎮已開始享受到冬奧預期的紅利。申冬奧成功之後的第一個滑雪季,崇禮四大雪場首月接待游客數量同比增長30%,附近酒店、農家樂生意火暴。黃土嘴村村民劉素英“未雨綢繆”新蓋了二層小樓,但她的農家樂依然供不應求。而籌辦冬奧對京津冀民衆來說最大的吸引力則在“治霾”二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