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爵士何許人也?20年前的亞特蘭大奧運會,英國一度沒有金牌入賬。正是當時的雷德克裡夫和馬修皮特森搭檔,在賽艇雙人無舵手項目奪冠,才避免了大英帝國無金的尷尬。為了感謝,王室授爵,地方塑像;感謝歸感謝,政府獎金,一分沒有。
後來英國政府開竅了。2005年英國在申辦奧運會成功後承諾,體育經費從原來6000萬英鎊直接加個零,用於備戰奧運會。這6億英鎊,納稅人不願全部負擔怎麼辦?政府發行國家彩票,解決了3億英鎊,此外2億來自政府公共支出,1億來自募集私人投資。
這些錢除了改善體育設施,更多的給優秀運動員發了獎金。這樣他們可以全身心投入訓練,不必再為生計奔波。充裕的資金也讓各項目聘請心理學專家和高水平教練成為現實。
這一系列措施很快見效。2004年雅典奧運會,英國收獲9金,獎牌榜排名第十。北京奧運會,英國排名躥升到第四名,其中金牌19塊,銀牌13塊,銅牌15塊,共47塊獎牌。到了倫敦奧運會,金牌攀升到了29枚,銀牌17枚,銅牌19枚。錢,改變了一切。
英國式的唯金牌論
錢到位了,怎麼花,花給誰,英國還是挺講究的。傳統奧運精英項目,資金充裕,缺乏奧運前景的項目,資金削減。一句話,能拿金牌的項目,錢就多,這簡直就是英國式的唯金牌論。
賽艇、自行車和田徑,是獲得“英國體育”資助最多的幾個運動項目。一般來說,手下有望奧運摘金奪牌,該項目就可以每年從“英國體育”拿到每人55000英鎊的資助;對成長期運動員,這個數字是3萬英鎊。
以上這些資助并不全發給運動員,運動員的生活費每人每年最多可得約28000英鎊。考慮到英國的平均年薪是26000英鎊,這樣的生活資助雖不豐厚,足以讓運動員全心訓練。如果運動員從其他渠道獲得贊助,年收入超過了65000英鎊,“英國體育”還會相應扣減對他們的資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