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書豪如果在中國籃球的環境中成長,會取得今天的成績嗎?換句話說,林書豪這樣條件的球員,在中國的青少年中毫不稀奇,最終卻難以達到他的水準。問題出在哪裡,不難得出答案。
高校培養運動員難在哪
機制存局限,學校體育和競技體育“雙軌制”運行
鄭軼:作為一名控衛,林書豪被評價為“用腦子打球”的球員,這讓人不禁聯想到他出身哈佛的名校背景。他的成功,可謂美國式“體教結合”的最佳詮釋。姚明說過,期待國內普通高校能夠走出不普通的體育人。但就目前看,中國高校還不具備培養和輸送優秀運動員的功能。與NCAA(美國大學體育總會)為NBA源源不斷輸送人才相比,目前的CUBA還顯得較為貧瘠。
張衛平:中美兩國的體育機制不同,目前看,中國的高校可能出現個別高水平體育人才,但還不能成批出現。美國孩子練體育都是自己的事,國家不負擔,你要是真想往上練,就得自己花錢。如果去學校,就要申請體育的獎學金。但中國的機制不是這樣,專業運動員是國家投入經費培養,高校願不願意掏錢搞體育,也不一定。
馬躍南:美國大學籃球教練都是專職的,拿很高的薪水,可以隨時去職業隊或者國家隊,這說明他們的大學籃球水平很高。但是中國高校還沒有建立起這樣的體系,缺乏專業教練。當然,現在也出來了個別高校運動員打CBA,比如佛山隊的曾令旭。但由於這樣的渠道並沒有完全通暢,一些孩子如果選擇打球,可能就不念書了。
薛原:一直以來,中國的學校體育和競技體育在兩個不同的圈子中運行。競技體育早期專業化、精英化,脫離了學校體育的軌道,實際上也失去了最廣大的基礎人群。“雙軌制”的運行模式,是中國體育面臨的結構性挑戰。“體教結合”的概念,依然著眼於高校培養高水平運動員,而忽視了體育本就是教育組成部分的意義。讓體育回歸教育,回歸生活,談論林書豪的成長模式,才更有價值。(來源:《人民日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