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地時間2012年8月8日,2012倫敦奧運乒乓球男團決賽,中國隊以3:0的戰績完勝韓國隊奪得金牌。圖為中國乒乓球隊慶祝奪金。 |
中評社北京1月30日電/國家男隊二次創業的戰略發展,經歷了兩個戰略周期,在倫敦奧運會上畫上了圓滿的句號。蔡局在總結乒乓運動發展規律時,明確地指出:運動發展出現興衰起伏是必然規律,中國乒乓就整體而言是長盛不衰,但仔細分析,在六至八年之中,將會出現起伏,甚至出現顛覆性的失敗,而我們的工作就是挑戰規律、挑戰極限,力求延長上升勢頭,盡量縮短逆境時間。
倫敦奧運會前兩個月,敲山震虎
回顧四年歷程,倫敦奧運會不像北京那樣擁有主場優勢,而單項名額減少以及先單打後團體的變化,更是雪上加霜,男隊又正值陣容新老交替,老將巔峰已過,新秀出道尚晚。
我們的工作就是化解矛盾、攻克難關的過程。競爭一直是中國乒乓隊成功的一大支柱,通過競爭,老將相互“攀比”,新秀兩年當成四年,抓住機會搶班奪權。殘酷的選拔使得馬琳在莫斯科一戰,承重抗壓力挽狂瀾。而下定決心打造新人,帶來了張繼科、馬龍、許昕的一天四練。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也看到了老將缺賽,衰退過快的負面影響。
在競爭中,我們認識到王皓雖然實力超群,卻又驕嬌二氣大起大落,於是深度刺激及時搶救,提高境界突出能力,從而使其倫敦不輸外敵,成為中流砥柱。
在競爭中,我們看到了繼科的凶悍打法和藏獒血性,於是提早“投資”創造機會,關鍵時刻委以重任,從而造就了他的“快速”大滿貫。
在競爭中,我們發現了馬龍重壓之下患得患失,於是調整策略、使用“手段”,正是隊內的殘酷折磨,才成就了他倫敦奧運會的精彩表現以及世界杯的單打桂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