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同城的北京女排就選擇了與北京男排截然不同的道路。儘管北京女排也背靠大企業,但一直沒有引進外援。對此,主教練蔡斌的解釋是,“如果說以全運會為主,我勢必要讓自己人多打球;如果說聯賽是重頭戲,那當然要請外援。其實,對我來說,找外援很容易,企業出點兒錢找幾個高水平外援,我再配備幾個隊員,練起來很舒服,取得好成績也很快,也許還能打進決賽。”
由於國內除恒大之外的排球俱樂部,實際上都是各地方的排球專業隊,參加全運會是無法推脫的硬性任務,因此,每家俱樂部的領導和教練都會像蔡斌那樣考慮,引進外援勢必會占用自己隊員參加聯賽的機會,如果自己的隊員得不到鍛煉,日後又怎樣去完成全運會的任務呢?
全國排球聯賽名義上是職業聯賽,但參加聯賽的絕大多數俱樂部又被捆綁著政績任務,這就使得像廣東恒大和北京男排這樣的俱樂部,雖然以自身取得的成果展示了職業化給一支隊伍帶來的好處,卻很難引發燎原之勢。
國內資深排球教練林榆廷,在廣東恒大女排創建時,就曾向記者表示:恒大女排的誕生能否對中國排球的發展起到推動作用,關鍵要看這種職業化俱樂部的發展模式能否被複制。
時隔近4年,業內人士期盼的“複制”並沒有出現。恒大女排反倒在“體制內”俱樂部的夾擊下,愈發顯現出難以持續發展的困境。
由於其他各俱樂部抗拒運動員的自由轉會,恒大女排很難在國內引入年輕且具有發展潛力的運動員。建隊3年多來,主教練郎平一直為恒大女排後備人才上的捉襟見肘頭疼不已,這也限制了俱樂部的實力繼續增強。
但運動員的自由流動,應該是一項職業聯賽的基本準則。中國排球聯賽的各家俱樂部都在盤算各自的全運會小利益,耽誤的卻是中國排球運動發展的大局。
能否像足球和籃球那樣,將排球職業俱樂部的全運會任務剝離開,全運會的排球比賽交由各俱樂部的二三線隊來完成呢?有業內人士表示,這取決於國家體育總局和排球運動管理中心是否真正有決心推進排球聯賽的職業化改革。
無論廣東恒大女排還是北京男排,能夠在短時間內成為全國排球聯賽的一支勁旅,都離不開高水平外援的加盟。而幾名外援就能讓一支隊伍的聯賽成績實現飛躍,恰恰折射出中國排球聯賽的水平低下。也正是聯賽的低水平襯托出中國排球的薄弱,並直接導致國家隊競爭力的每況愈下。(來源:《中國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