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度商業化適得其反
“我覺得有必要探討一下目前國家隊的組隊模式了,絕大多數主力球員都來自一家俱樂部,這對國家隊來說並非好事。恒大和國足現在綁得太緊了,而且從卡馬喬帶隊兩年國家隊的成績看,恒大球員的整體表現,並不像他們在亞冠比賽中那麼優秀。”體育社會學家金汕並不掩飾自己對某些國足球員的厭惡,“恒大在亞冠高歌猛進時,我也為恒大給中超掙臉爭氣而自豪,但功過不能相抵,有的球員在俱樂部和國家隊兩個戰場上的表現明顯不一樣,這當然有賽程緊凑、隊員身體疲勞的因素,但我認為,更重要的原因是球員思想上的懈怠。在他們的潛意識裡,國家隊比賽就是不如俱樂部比賽重要,這樣的球員,確實不適合出現在國家隊裡。”
英國《衛報》兩周前有一篇文章介紹本月出版的一本新書:《數字遊戲:為什麼你對足球的了解全是錯的》,運動員出身的兩位教授(新書作者)希望英超俱樂部控制球員薪酬支出,“要用更加合理的方式向運動員支付工資和獎金”,他們希望俱樂部能夠在歐足聯“公平競賽原則”的限制下,維護好自身的財務狀況。
兩位教授的觀點得到了歐洲聯賽投資者的普遍認同,因為球員工資過高的危險信號已經有了明顯體現。有數據顯示,自2007年至今,大約120家歐洲足球俱樂部申請破產。曾任巴塞羅那財務總監、去年年底轉投曼城俱樂部擔任CEO的索裡亞諾表示,俱樂部可以通過巨額收入的承諾來吸引球員,“但這並不能夠完全保證球員的比賽積極性和滿意程度”,“需要警惕的是,應盡量減少個人激勵,足球是團隊運動,需要的是集體性的獎勵。”
“聯賽當然需要多元化發展,需要雄厚的資本投入,但僅僅依靠獎金制度鼓舞士氣,效果並不佳,甚至有可能起到反作用。”金汕告訴記者,“國足不可能在換掉卡馬喬後就高歌猛進,屆時還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出現,但國腳必須認清自己的實際價值,端正自己的比賽態度。否則,換帥的結果還是換湯不換藥。”(來源:《中國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