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超聯賽的整體水平有所提高,各個俱樂部球隊主力位置競爭激烈,高水平球員的收入快速增長,而國家隊比賽的補貼停滯不前,造成了俱樂部和國家隊收入比嚴重倒掛。因此,球員在國家隊的比賽中容易產生有所顧忌的心理。這樣的變化慢慢積累,在一定條件下,蝴蝶拍動翅都足以引發一場海嘯式的崩盤。正如6•15慘敗——不敢說哪個球員消極比賽,但大部分球員提不起氣來、拼不出去卻是毫無疑問的。
這當然不能僅僅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大部分球員應該絕非故意不好好踢,而是一些心理變化如此微妙甚至都無法察覺和控制。畢竟球員都是吃“青春飯”,一次受傷可能關乎一輩子的前途。
此番恒大出錢解除了自己俱樂部球員在國家隊受傷的後顧之憂,但未免會讓其他俱樂部國腳球員的問題更加突出——恒大的球員上了“保險”賣命踢,國安、魯能、舜天的球員怎麼想呢?這種不平衡感會讓球員的心理髮生更加消極的變化。當然,誰也不能指望每個俱樂部都像恒大一樣開出這樣的“保險單”,畢竟這並非俱樂部的義務。
雖然國家隊也並非對受傷的國腳“撒手不管”:2009年榮昊鼻梁骨折,2010年姜寧十字韌帶斷裂,國家隊都第一時間向俱樂部致歉並表示負擔治療和恢復的所有費用。不過,長期以來球員在國家隊受傷後的治療、補償等問題卻始終未形成有效的制度細則,國家隊比賽的補貼甚至不及某些球員在俱樂部單場獎金的零頭,球員仍然覺得自己是“容易受傷的人”也就不奇怪了。
處理國家隊和俱樂部之間的關係,足協本應是主導者和主動者。在6•15慘案後,恒大俱樂部反而卻在這個問題上先跑了第一棒。現在,滾燙的接力棒已經傳到足協手裡:提高國家隊補貼、完善球員受傷保障體系、建立俱樂部溝通機制……“缺位”太久的他們要抓緊跑步前進了。(來源:新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