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場上看似是兩支球隊的競爭,但實際上背後卻是兩者培養體制和機制的競爭。擺在中國籃球面前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目前專業體系下的後備人才已經呈現出萎縮狀態。一個事實可以說明這個問題,當一個好苗子出現時,總會有多家俱樂部去爭奪。但通常情況下,這個好苗子不會選擇進專業隊,而是去學校邊念書邊打球。
“從長遠看,今後越來越多的高水平運動員,肯定出自高校,”央視解說嘉賓、前國手張雲鬆告訴記者。雖然已經有韓德軍和曾令旭等來自高校的球員在職業聯賽中立足,但這畢竟是少數。“儘管現在越來越多的職業教練進入高校,促進了高校籃球水平的提升,但高校的整體訓練質量和水平,還是無法和專業隊相比,而大學階段,恰恰是一名球員成長的關鍵時期,這在很大程度上,又限制了高校出籃球人才的數量和質量。”
在王治郅、巴特爾、姚明、易建聯和孫悅先後前往NBA後,現在專業體制下也有不少人被譽為中國男籃未來的希望,董瀚麟、翟曉川、郭艾倫、王哲林和李慕豪等,但他們在未來究竟能達到怎樣的高度,還很難說——文化教育的缺欠,很可能成為他們進一步提升的絆腳石。到目前為止,中國籃球始終在等待著下一個姚明式天才球員的出現,而不是完善各級籃球人才培養體系。
職業聯賽是國家隊的基礎,而看似繁榮的聯賽,卻沒能促進中國籃球的進步,這肯定是聯賽存在一些問題。新老交替是正常規律,但當受到諸如政績、成績等外在因素影響時,一支球隊就失去了可持續發展的機會。而體制帶來的體育與教育的割裂,專業籃球和學校籃球之間的鴻溝,都預示著這次中國男籃亞錦賽的失利並非意外。所有這一切,都與揚納基斯無關,這是中國籃球早已注定的結局。(來源:中國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