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大型體育賽事匯集了大量的體育明星、在國際交流上也有持續且集中的周期,因此對於年輕人有天然吸引力,“賽會就像社會的縮影,尤其現代的年輕人長時間沉浸在虛擬社會中,現實中的交流越來越少。而在賽會的服務工作中,面對面的交流能讓他們體會到集體生活的樂趣,淡化以往成長過程中過於自我的部分,甚至會對這種凝聚力有所期待。”江汛清說。
2008年北京奧運會組委會人力資源工作組成員任煒,正是一名典型的“志願者群體依賴症患者”。他表示,當年服務2008年奧運會的朋友多數是80後,如今已成為各行業的中堅力量,可志願者的經歷讓他們有相似的能力與氣質,即便當年無緣在北京相識,也會因經過北京奧運會練就的工作能力與熱情,在上海世博會、廣州亞運會、遼寧全運會或APEC會議等大型活動的工作中“識別出彼此”。
隨著2022年冬奧會落地北京、張家口,以90後為主體的“新鳥巢一代”,正處在兩個奧運夢想的中間,體現著我國體育精神與志願服務意識兩個時代的更迭與升華。(來源:中國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