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不成功的案例却非常多。比如某體育明星在學校的學習一直跟不上其他同學,只能悄悄退學;某體育明星從報到後就很少去學校上課,甚至連畢業論文都是別人幫助完成的;某體育明星雖然長期在海外謀生,但却是某大學的在籍學生;某體育明星因為在一所高校難以適應嚴格管理而轉到另外一所管制不嚴的高校順利畢業。
2009年6月份,一則關於乒乓球國手劉國正等五位體育明星從上海交通大學退學的新聞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有人認為,運動員免試去上大學是剝奪了其他同齡人的受教育機會,屬于一種教育不平等。有人指出,上海交通大學對於體育明星的寬進嚴出政策值得稱道,恰好體現了學校對體育明星與其他學生的公平。還有人不贊同體育明星上大學,認為他們中的很多人應該從中學甚至小學開始學起。
北京體育大學在2003年獲得教育部批准,成為國內惟一可免試招收奧運會冠軍和世界冠軍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的高等院校,就此創建了獨一無二的研究生冠軍班。從2003年成立開始,北京體育大學冠軍班的學生開始增多,名氣也愈發響亮。孫淑偉、王春露、李佳軍都在這一年加入冠軍班。占旭剛、黃玉斌、喬紅、陳中、張國政、張怡寧、張湘祥(微博 博客)和陳穎都是冠軍班2004級學生。2009級更是囊括了仲滿、羅雪娟、張小平、陳燮霞、杜麗和龐偉等多名奧運冠軍。截至2010年,北體大冠軍班共計招生204人,其中包括43名奧運冠軍、102名世界冠軍和59名冠軍教練員。到今年6月已有40名學員完成學習和論文答辯,37人獲得碩士學位,3人獲博士學位。
體育明星掛名不上課“被上”大學
北京奧運會上,中國奧運軍團中的63人歷史性地獲得了51塊金牌。奧運會結束以後,不少功成名就的奧運冠軍成為了一些名牌大學的新生。秦凱、王峰等跳水運動員成為中國人民大學的新生,何雯娜(微博 博客)、陸春龍到天津科技大學報道的新聞也上了各路媒體等等。奧運冠軍相繼步入象牙塔,看似個順理成章的事情,給國家做出巨大貢獻的這個群體,隨意選擇自己喜歡的大學充實自己無可厚非,但是實際情况並非如此,更多的奧運冠軍和世界冠軍是在“被上”大學。或者說,多數體育明星在大學裡讀書是掛名的,課堂裡難以見到他們的身影。因此,我們難以看到在學校注册的體育明星能堅持上課和順利完成學業。
易劍東教授說,這種現象源于三個方面的功利思想。首先是招收體育明星的高校主要看中的是運動員的名聲對於學校品牌的價值。個別媒體所發布的中國大學體育明星排行榜更是強化了部分高校的這種功利思想。其實這種動機無可厚非,但關鍵是要加強對於體育明星學業的關照,畢竟我們傳統的封閉訓練和管理體制下的體育明星文化知識有限,往往需要採取開小灶的方式才行。鄧亞萍能走到今天,無疑與清華大學的特殊關照有密切關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