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膳食處處長賈凱與外國美食家交流(資料圖) |
筆者在自助台上看到,各種菜品應有盡有:既有家常菜、傳統菜,也有工藝較為複雜的地方小吃;既有各種肉食,也有各色蔬菜。值得一提的是,豬肉、牛肉、羊肉等各色肉類應有盡有,完全沒有近期部分媒體報道的“運動員吃肉難”現象。用韓建京總廚的話說,“哪有外面寫的那麼玄乎”!
這天正好趕上湖北美食周的第二天,武漢熱幹面、五香豆幹、武昌魚等地方小吃擺在餐台上很受歡迎,供不應求。特地趕來的湖北體育局的官員介紹,這些地方特色菜不僅湖北籍的運動員喜歡吃,更受到外省運動員的熱烈歡迎。
據膳食處處長賈凱介紹,由於運動員來自五湖四海,長期的離家訓練生活使他們常常想念自己的家鄉菜。做出正宗的地方菜便成了“金牌炊事班”的重要挑戰。為此,金牌餐廳的廚師們分批到外地學習,如上海、江蘇、福建、廣東、遼寧、湖南、安徽、江西、山西、山東、湖北等省市的體育基地,跟同行交流經驗。除了“走出去”,還要“請進來”,在賈凱的主持下,從2007年起餐廳就與各個地方體育局和社會酒樓合作,請地方的大廚來餐廳表演廚藝,正宗的湘菜、粵菜、川菜、浙江菜,還有特色的山西面食、牛肉拉面,分別在這裡上演了一幕幕“美食秀”。
綜合餐廳旁邊是專門給體操隊和跳水隊準備的“小餐廳”,說它小,是因為這裡的桌椅要比其他餐廳的都矮一些。原來,從事體操、跳水項目的運動員大部分身材嬌小,膳食處為了方便他們就餐,特地打造了個性化服務。說到個性化服務,在運動員餐廳裡其實隨處可見。比如每個餐桌上都擺放著針對不同項目的運動員營養小貼士,可以讓運動員在就餐時學到相關的營養知識。再比如餐廳門口掛的意見本,運動員可以在上面寫下自己第二天想吃的菜。
只要沒事,賈凱就會在運動員就餐的時候到餐廳轉悠,不時和教練溝通一下菜品質量,不時問問運動員們吃得怎麼樣。看得出來,不管是周建安這樣的主教練,龍清泉這樣的奧運冠軍,還是一些沒有名氣的小隊員,都和這位“炊事班長”很熟。
“有人曾經問過我,每天看著這些奧運冠軍吃飯有沒有壓力”,賈凱和筆者開玩笑說,“我說當然沒有壓力,相反我覺得應該是他們有壓力。因為我們每天這麼辛勤工作,挖空心思做好他們的後勤保障工作,他們不拿塊金牌回來,對得起我們嗎?”
運動員吃飯無小事
“民以食為天”,吃飯從來都是頭等大事兒。對於那些成天在訓練場和比賽場上揮汗如雨,同時又要面對嚴格的各種大賽測試的運動來說,吃什麼、怎麼吃就顯得更加重要了。那麼究竟中國運動員備戰奧運會的飲食有什麼特別之處?其製作流程又是怎樣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