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職業拳擊警惕“水土不服”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2-23 06:57:43


 
  “電視台若能提供好時段,找贊助商就容易得多。”中國職業拳擊跟電視媒體的關係,劉剛最有發言權。最早為熊朝忠鋪就職業道路的就是雲南電視台,現在央視又成其“後盾”,職業拳擊開銷不小,“電視台的幫助和少量贊助商”就是劉剛支撐賽事的“法寶”,為了這次賀歲杯,他花了近100萬美元,而一場賽事,通常也需要40萬到60萬美元。但“法寶”也有失效時,去年熊朝忠的第一場衛冕戰,“原來支持我們的雲南電視台沒答應承辦,也沒有其他贊助商幫忙”。劉剛表示,熊朝忠只能從自由衛冕變為強制衛冕,被指定強大的奎洛為對手且遠赴杜拜參賽。

  這樣的變故在中國更多職業拳擊的推廣現實中頻頻上演,張慶稱之為“哪兒有條件就在哪兒打一下游擊”。但處於起步階段的中國職業拳擊,“用穩定的賽事打造定期觀賽意識,然後帶動周邊消費,才能形成穩定收益。”張慶表示。

  但現階段,“由於商業模式不健全,線下職業拳擊賽短期很難發展。”一位終極格鬥資深推廣人認為,除了作為賽事的輔助力量,電視台同樣可以成為賽事產品的製造者,目前,國內至少有深圳衛視、青海衛視及遼寧衛視3個電視平台進行格鬥類產品的運作。因此,不同於國外由拳迷埋單的模式,依靠免費電視吸引觀眾,從而吸引廣告商埋單,正是中國職業拳擊發展處境下的一種創新,“先培育出觀眾,就有市場”。同時,“對於那些難以獲得鄒市明那樣推廣團隊的人而言,也提供了曝光平台”。

  在劉剛辦公室的門上,熊朝忠手捧金腰帶的海報上方貼著一張世界地圖,而1公里外的世博花園酒店體育館內,汗水味溢滿劉剛的拳擊俱樂部,近百個小夥子擠在並不寬敞的拳擊館內訓練,門口一個20歲出頭、黑瘦的小夥子穿著廉價的球鞋笑著說:“看過熊朝忠的比賽,我就從廣西來了,覺得打拳挺好的。”而李勝表示,“後備人才全在專業隊,不少拳手因業餘拳擊無路可走才轉職業的。”鄒市明現在的努力也是在為需要轉型的拳手“試水”,“中國還沒形成職業拳擊體系,現在小拳手成功的定義是什麼,我們只給了奧運會一種選擇,至於第二個選擇——職業化,缺乏行業組織規範卻受行政管理牽制的現狀,並不具備給他們這項選擇的環境。”劉剛有著一樣的煩惱,“有時候遇到對手,雙方經紀人也談妥了,征得WBC同意後,卻在國內有很多繁瑣的報批手續,結果被耽誤不少機會。”但“稍有比賽就用‘拳王’的名號”,此類濫用名稱的不規範現象卻找不到監管機構。(來源:中國青年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