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體育產業期盼供給側崛起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3-27 09:06:33


 
忙不擇價?產業模式背後的隱憂

  中超版權80億元人民幣,NBA五年網絡獨家直播權5億美元……資本的不斷湧入雖然讓中國體育產業熱度飈升,但也引發了部分體育界人士對市場泡沫的擔憂。

  “如果單獨從媒體的價值出發,對於CBA和中超以及其他體育賽事的利潤而言,我們都有一套可複制的經驗。”騰訊公司副總裁陳菊紅說,“事實上我們當年拿NBA不是出錢最多的那個,我們相信將來通過這個運營可以走到下一步,從遠景來說是很有做頭才是我們投資的理由。”

  相比奪人眼球的天價投資,在賽事價值短期內很難得到提高的情況下,如何彌補國內與國外整個產業開發模式上的巨大差距,使中國體育產業的發展走上正軌才是衆多體育界人士真正關注的問題。

  曼聯俱樂部執行董事理查德?阿諾德說,以英超的運營模式為例,其轉播費用分為三個部分,首先,有一大部分的錢不是給職業體育的,而是用來支持基層體育,比如在英格蘭各地興建球場,確保更多小朋友可以踢球;第二個部分提供給英格蘭各個低級別聯賽的球隊,確保職業球員能够發展;最後一部分錢才會直接提供給英超俱樂部。

  黎瑞剛說:“中國體育還有一個漫長的爬坡過程,整個產業化的體系不是拿數字可以解決的,數字背後要有體育產業體系化的運營才能支撑住。80億背後的價值,也需要一整套體育產業化的改革、市場化的運作才能把價值實現。”他認為,中國的企業和投資者現在必須通過投資參與到國際頂尖的企業運營中,參與到跨國企業運營當中去,把核心技術與核心運營和市場對接。

  “我覺得一個體育市場的成長不是簡單靠投資來的,賽事價值的實現需要先進的管理經驗和體系化的運營經驗,投資的成長最終還要靠體育企業和體育企業家,但這方面同樣也是中國最缺乏的。我們缺少一批優秀、體系化、專業化的體育企業和體育企業家,只有企業家階層的誕生和培育才能與國際相交融,中國的體育產業才能進入到世界大的循環體系當中。”黎瑞剛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