籃球少年對教育的需求,極速壓縮著體校和專業隊的招生空間,令國內的學校進一步探索體教結合的方式,但打造高水平職業球員的訴求,在難以擺脫應試杠杆、各級聯賽尚未成熟、學校訓練經費及設施等不完備的前提下,也讓學校壓力沉重。“以前也有個別學生會在小學、初中階段就去美國上學、打球,但並沒有這樣大批量的。”清華附中男籃教練張濤表示,“雛鷹計劃”是一個很好的嘗試,尤其在國內校園和專業隊、俱樂部的人才拉鋸中,這種新模式的出現會打破格局,但能否成為未來的主流趨勢,張濤仍持觀望態度,“美國籃球的競爭壓力非常大,以前去美國上學打球的很多人都回來了,因為難以適應,生活也不夠自律。計劃的成效至少還需觀察5年。”
語言、文化、缺乏獨立性,這些問題確實也曾擺在張鎮麟眼前。還沒出發,“我會不會太瘦?會不會被排擠?……”14歲的清華附中學生郭禹超拋出很多問號,想到和家“相隔那麼大一片海”,身高1米96的小夥子直言“傷感”,每當此時,他就回想與美國學生進行籃球交流後的感受,“他們的籃球很快樂、很團隊、很集體,我為什麼不試試呢?這終究是一件好事。”
用別人的田耕自己的地
“在美國能有4次假期,但要打比賽,他一年也就回來10天。”早適應兒子出去打比賽10多天不在家的吳志堅言語酸澀,他馬上換了籃球人的口吻表示,“我那時候一年也就一兩次比賽,他在清華附中一年能打五六個賽事,到了美國,那就更多了,怎麼也得有二三十項比賽。比賽對球員成長最為關鍵,學到的一切都要通過比賽去檢驗、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