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記者施紹宗:我對F1的了解有限,但我對以武術為主題的娛樂節目比較熟悉,最成功的可能要算河南衛視的《武林風》了,這一大型武術搏擊比賽電視娛樂節目至今已有8年。今年,有一個同類型的節目——陝西衛視的《中國真功夫》出台,這兩個節目將形成競爭關係,這對觀眾以及行業的發展都是好事。體育競技運動進入電視台娛樂節目已漸漸成為一種趨勢,但競技運動成為電視娛樂節目必然要經過一些改造,以突出其娛樂成分,例如美國的職業摔角,就是將競技與娛樂相結合,以娛樂為主。電視節目追求的是收視率,摔跤是小眾項目,一般觀眾看不懂,要成為娛樂節目就必須對此進行改造以迎合觀眾的口味,職業摔角的表演性與瘋狂性讓不少觀眾得到滿足,它的包裝技巧是值得借鑒的。由此聯想到F1在央視體育頻道的停播,據說是商家不願在F1比賽轉播期間投放廣告,因為F1的收視率不高。這就是說,就像職業摔角一樣,F1這種洋玩意兒也不一定符合中國大眾的口味。
體育進入娛樂節目是一種回歸
施紹宗:體育節目娛樂化是很好理解的,同樣,娛樂節目引進體育元素也有其必然性,因為娛樂節目必須經常創新,而在一個發展較快的社會中,人們會越來越重視體育的休閑娛樂和健身作用,特別是一些體育項目既有觀賞性也有參與性,可以說是電視娛樂節目的富礦,將其加以改造轉為體育娛樂節目可以說是事半功倍。
黃越滔:最近,多家地方電視台都熱衷於將體育引入娛樂。紙媒也強調體育娛樂化的報道模式。最初還有些排斥體育娛樂化的報道方式,但隨著越來越多的體育明星加入娛樂領域,使得專業性很強的體育記者習慣了娛樂化。在這個融合的過程中,體育和娛樂確實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燕江濤:我覺得越來越多的體育元素進入到娛樂節目從一個側面反映出了體育的一種回歸。舉國體制下的競技體育是相對封閉的,運動員和外界的接觸少,但時代變了,電視產業現在已是極發達,特別是無孔不入的娛樂化趨勢,而體育產業的蓬勃興起使體育具備了和娛樂產業共舞的條件。在體育回歸校園、回歸社會的大背景下,新一代的運動員相比老一代顯得更接地氣,他們在屏幕前的形象更加清晰,在娛樂節目中的可塑性更強。總而言之,他們是明星,卻不像明星那般被公眾一一知曉,他們樸實真摯間少了言辭客套,卻是真人秀節目和現場類節目的優質嘉賓。在形象氣質等前提具備的條件下,這應該說是一種自然合理的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