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青奧會男子200米決賽 |
青奧會不僅僅有先進的理念,還具有其他運動會無法擁有的優勢——純正的血統,名字中“奧運會”三個字便足以引人關注。羅格說,青奧會比奧運會規模小,組織相對簡單、有彈性,中等城市也能承受。無形中為青奧會增加了不少潛在申辦者。
青奧會期間,國際奧委會包下所有代表團的旅費與住宿費,並限制代表團人數,即參加個人項目人數不能超過70人。同時,“節儉辦賽”的倡議,使得青奧會的舉辦城市不必新建場館,也不要求提供和奧運會相同的功能區域及相等的服務。這些措施令青奧會規模穩定,辦賽門檻降低,舉辦城市經濟壓力減小。
據新加坡當地媒體估測,首屆青奧會的花費僅為19億元人民幣,幾乎沒有新建場館;而據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的報道,2012年倫敦奧運會的預算很可能達到176億美元,其中大量用於場館和基礎設施建設。兩者相較,青奧會“便宜”不少。南京市委書記、南京青奧會組委會執行主席朱善璐就說,舉辦城市可以用相對較小的投資,舉辦一屆有全球影響力的大型賽事,實現增加城市知名度、提高城市文明與管理水平、提升居民素養等許多目的,是青奧會與舉辦城市的“雙贏”。
對於許多打算烹制奧運會“大餐”的城市,青奧會則是一塊誘人的“甜點”。儘管國際奧委會一再強調青奧會不是奧運會,但極其相似的辦賽方式足以使青奧會變成許多城市眼中的“奧運會預演”,很多來觀摩的國際奧委會委員都表達了將青奧會帶到自己國家的意願,比如荷蘭王儲威廉-亞歷山大說,阿姆斯特丹申辦奧運會之前希望能辦一屆青奧會,“這是我們來到新加坡的真正原因”。國際奧委會運動員委員會主席、前納米比亞短跑名將弗雷德里克斯則說,非洲的奧運夢想或許應該先從青奧會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