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西的最終獲勝,也是這種博弈的結果。
從團隊角度上看,巴塞羅那隊取得完勝。雖然斯內德在歐冠賽場上捧杯,在世界杯上也有5球進賬,但他所在的國際米蘭隊和荷蘭隊的打法,有太強的功利色彩,從觀賞的角度來講,與巴薩不在同一個檔次上。歐洲冠軍只有一個,巴塞羅那隊這樣的華麗踢法也只有一家。結果,巴薩球員包攬評選前三位,國際米蘭全軍覆沒。記者們偏向技術、結果,球員、教練們喜歡好看的踢法,對於斯內德的技術人們莫衷一是,而對於巴薩打法的認同更加一致,由此導致了斯內德的失利,這次失利,同時也是功利足球對華麗足球的妥協。
從個人角度上看,梅西的光芒超越了巴薩其他球星。再整體的打法也總要有一個終結者和領軍人物,梅西的成功固然是建立在巴薩集體配合之上,不過毫無疑問的是,在整個體系中,進球最多、個人創造機會最多的梅西確實是最光鮮、最容易被人記住的一環。
縱觀2010年,梅西的表現一直穩定,全年為俱樂部打進58個進球,風光無限。世界杯上,他雖然沒有進球,但接連踢中門框、屢屢為隊友送上妙傳的表現,也不能說不好,只是欠缺運氣。反觀其他兩位候選人,優點明顯,缺點同樣不少。伊涅斯塔在這一年很長一段時間受傷病困擾,表現平庸。哈維雖然在自己的位置上中規中矩,但在場上也是大部分時間處於幕後,鮮有亮點。
再加上梅西在國際賽場上遠高於伊涅斯塔和哈維的名氣,就不難理解球員和教練們選擇他的原因了。可以說,梅西戰勝兩個隊友,是集體至上論對名氣和個人偶像的妥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