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有意見說,焰火只在獵德大橋上放,就在大橋高、中、低空擺上打就行了。聽說之後,克里斯多夫有些沮喪,顯示出退縮的意願。“那就搬一箱焰火在那裡放吧,”他說,“任何一個人都能放,為什麼還要請我來?”
2010年春,又有消息說,“小蠻腰”上不能放——塔下原來也準備修建一個看台,焰火會有殘渣下落;海心沙上的看台,出於安保考慮加了擋板,延長了頂,只能看見塔的一截腰身。有的部門認為,看台上都看不見,要它做什麼?“‘小蠻腰’不讓放,我覺得就沒有意義了。”
陳維亞的一句話,對劉琳很有啟發:“必須要有創意,報上去讓大家覺得必不可少,確實值得去冒這個險,這樣才能拿到我們想要的地盤。”劉琳也這麼安慰克里斯多夫。
劉琳和克里斯多夫改變方案,設計出了配合倒計時的獨特燃放方式。倒計時加迎賓焰火一般是2到3分鐘,但11月的廣州東北風多,氣壓低,焰火太多會累積煙霧,影響文藝演出。劉琳把它壓縮到了1分鐘內。方案出來之後,大家都覺得好,得到了認可。後來克里斯多夫給劉琳發短信:“你給了我勇氣。”
不但是“小蠻腰”上,短而精也是這次焰火燃放的總原則。曾有領導提出十裡焰火,珠江巡游經過的6座橋上都要放,但6座橋都封閉,整個廣州的交通就癱瘓了。後來設計成連貫起一條火龍,在珠江沿岸和大橋上以極快的速度穿過;另一條火龍沿著高樓邊緣躥升,在樓頂迅速拐彎下行。可那得要多少警力保證安全!領導又提出,整個珠江巡游開始就放。但巡游有一個多小時,等表演開始再放,已經審美疲勞。
焰火最後壓縮成4大段、10分鐘,集中在海心沙東的獵德大橋和西邊的廣州大橋間,只在倒計時、宣布開幕、點聖火等4個關鍵節點上用,“讓你有瞬間的驚艶。”劉琳說。
安保是個大問題。島尖上本來也準備放焰火,用焰火為海心沙打出一艘大船的輪廓,因為有電纜線、發電機被取消了。帆屏上本來也計劃放煙花,用屏背面的兩根柱子,是室內用小型安全焰火往後發射,但帆屏下有海綿墊,安保部門怕火星濺到上面,也取消了。
亞運焰火的組合方式、布局、點火節奏,與傳統完全不同。北京的建築多坐北朝南,焰火燃放用的是殿堂式方式,廣州沒有這個講究,是在珠江邊低空一路放過來,打出探照燈的感覺。儘管範圍大,但因為時間短,數量仍少於北京奧運,不到世博的一半,其中70%是以線條為主的小型國產普通焰火,火藥量為正常煙花的30%-40%。
普通焰火殘渣較多,亞運焰火用了微渣、微煙、環保材料的生產工藝,很多殘渣燒掉了,煙也少。“以後‘小蠻腰’頂會安裝發射塔,磁場對焰火電子啟發裝置有影響。再放這樣規模的焰火,可能性不大。‘小蠻腰’的焰火,可能是絕唱。”劉琳說。(注:“小蠻腰”,世界第一電視塔“廣州塔”的俗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