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美國媒體確認,特朗普已經接手了這個項目,準備在實戰中推進完善。同時,美國政府官員也確認,特朗普政府已經改變在朝核問題上奧巴馬式的“戰略忍耐”,要通過“極限施壓”展示對朝鮮強硬立場。在此情況下,經濟制裁和外交手段要首當其衝,而網絡武器自然也不遑多讓。不過,在內政、外交都無法理順的情況下,忙於“救火”的特朗普很難聚焦在一件事上,也未必能夠理解網絡武器對全球治理、政治合作與競爭模式的衝擊。
無疑,朝鮮半島無核化是大勢所趨、民心所向。然而,“春秋無義戰”,這種向敵對國家投放高科技惡意軟件的導彈防禦形式,畢竟不同於“薩德系統”、“相互確保摧毀”等傳統核威懾手法。短期看,它可能是避免了直接軍事衝突的終南捷徑,但最終,它很可能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隨著網絡武器登上實戰舞台,它已經不複在實驗室那樣,是一只關在籠子裡的小雞,既美好又能得到控制;網絡軍備競賽的風險與問題的驚雷已經在天邊轟轟作響。
對此,全球都在不安地觀察中。衷心希望相關大國也要注意吃相,照顧國際觀感,尤其是在全球化諷刺般地使邊界複活的時代,美國的做法在西方也未必有多少擁躉。
(來源:中國網;作者:趙瑞琦 中國傳媒大學傳媒政治研究所所長,察哈爾學會研究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