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民進黨蘇蔡謝的兩岸關係思維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9-18 14:36:51  


鄭文燦
 
  過去一年多有關民進黨兩岸政策的討論產生了一個後遺症,也即普遍認為“兩岸關係是民進黨的罩門”,以致現在大家的認知是民進黨內需要進行中國政策大辯論,需要進行政策大調整,但是黨內各方勢力的力量、認知不同,所以演變成包括戰略、黨綱、決議、組織、人事、政策都被捲入,都需要辯論、都需要調整;所以檢討或是辯論中國政策的實質,是民進黨從頭到腳的自我否定。

  更為嚴重的問題是,民進黨中國政策辯論或是政策調整的成敗,變成要由共產黨來論斷--因為如果大家認為共產黨不能接受民進黨,那民進黨要調整中國政策的原因就是為了要讓共產黨能夠接受民進黨,那麼民進黨調整的成敗的裁判就是共產黨。這是民進黨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

  蘇貞昌主導下民進黨兩岸政策
  有三點共識但也存在若干分歧

  蘇貞昌的兩岸政策主張與實踐,已取得階段性成果,包括恢復了中國事務部,成立了中國事務委員會,舉辦中國事務研討會,恢復駐美代表以及新增駐日代表等等。蘇貞昌的著眼點是民進黨的整合跟共識,這是一個非常務實的做法。

  民進黨的兩岸政策調整必須穩步緩進,先從可操之在我的部分做起。到目前為止,民進黨各派系的中國政策或者兩岸政策,已取得三點共識:第一,都認為民進黨必須堅持自己的核心價值,迄今沒有聽到誰說民進黨的核心價值要改變,核心的原則立場要改變;第二,認為民進黨在兩岸關係上的態度要轉變,做法要調整,即使一些獨派人士也都不反對,也認為兩岸接觸,或是民共要接觸;第三,在實際的政策上,也不再是為反對而反對,也不再意識形態化,而是就事論事,這是過去五年來民進黨非常明顯的變化。

  至於沒有共識的地方,在於如何調整民進黨的兩岸政策,在策略、時機、速度,以及程式上,還有不同的意見。

  謝長廷憲法共識拓展運動的影響

  至於謝長廷的憲法共識拓展運動,我首先是肯定它的功能。它有什麼功能?因為謝前院長訪問中國大陸時也提出自己的主張,它的功能首先表現在民進黨內各個派系,或是說各個有影響力的人,都有針對這件事情(就謝長廷的主張),發表個人意見。

  我覺得,就整體來看,如果把這些意見都整理出來,可以清楚地讓民進黨知道自己的各種主張意見是什麼。我的意思是說,讓民進黨更清楚瞭解自己,這是它的第一點功能。第二點,瞭解北京對民進黨的底線,要求跟接觸它的方式跟思維為何,也可以抓住北京對民進黨的一些政策脈絡跟具體做法。第三個功能,是瞭解國民黨及馬政府對民進黨調整政策的因應方式。我覺得,這三點功能就是一個非常寶貴的收穫。

  怎麼面對台獨黨綱問題

  其實我個人有整理過,我剛才說了一段話,說現在看起來民進黨沒有共識的部分,就是在兩岸政策調整的策略、時機、速度、方式或程序,這四個方面有各種不同的意見。我認為,民進黨如果要調整兩岸政策,第一個出發點應該是什麼?我剛才聽到正亮兄的想法以及謝院長的想法,我覺得那是非常實際、也是馬上要面對的問題,這是一種作法。

  但是我在想,可不可能有另外一種作法?就是說,這個思考的出發點,為什麼好像只能廢除台獨黨綱,宣佈不走法理台獨,或是承認或接受中華民國?當然這邊所謂承認或接受中華民國是以國民黨的方式來承認或接受,假如我們馬上就跳進這樣的思考裡面,當然是屬於一種馬上面對問題的方式,但是我們是不是可以有另外的思考方向?也就是說,是不是可以先思考我們台灣(民進黨)自己的中國議程是什麼?意思就是說,剛才那些都是北京要求我們幹什麼幹什麼的,北京要求民進黨幹什麼幹什麼的,我們都耳熟能詳,那代表北京的立場跟原則。我們也很清楚未來四年,起碼未來四年在十八大政治報告裡面,北京方面對台灣提出的政治議程,就是政治對話,官方的政治對話,第一個就叫做先就兩岸特殊的政治關係做出合情合理的安排,第二個是兩岸互信機制,第三個是和平協議,現在還有第四個叫做民間政治對話,智庫先行,這是北京對未來所規劃的政治議程。

  馬政府的議程,馬總統自己說得很清楚,他說過在未來四年要做三件事情,第一個就是兩岸互設辦事處,第二個就是ACFA的後續談判以及第三個深化兩岸的交流,這是馬政府他所列出來的政治議程。我們民進黨有沒有自己的或是說,未來台灣四年,台灣的兩岸關係的議程?也許這點還需要問問我們台灣人民的意見,希望兩岸關係走到哪裡去,希望討論些什麼,這是站在台灣主體,先問第一個問題,這個出發點不一樣。

  反對民共平台的提法

  對於民共平台的問題,我個人一直主張反對用民共平台這個稱呼,因為就我自己粗淺的想法,2005年當連戰第一次去北京訪問,跟中共有形成所謂的國共平台,有國共共識,當時民進黨是怎麼批評他們的。那些批評的話我印象都很深刻,認為這種國共平台是去主權、去中央,矮化台灣的一種作法。到今天為止,這種平台尤其是國共平台的性質沒有改變,在國共平台裡面是去主權、去中央,跟矮化台灣的一種平台。

  我們也發現馬政府、馬總統本人也都在弱化、虛化國共平台。在這個時候民進黨去主張民共平台,是反其道而行,而且自己前後矛盾,怎麼來跟過去的支持我們的人來解釋呢?更何況,中共現在對台灣有五大平台,這個五大平台其中在中國政策委員會第一次開會的時候陳明通教授所作的引言報告裡面有清楚地提出來,我們再加進去也只不過是一個第六個平台,對中共來說是第六個平台,這些平台的主導權都在北京,為他們所用,為北京所用。所以說在這種情況下,民進黨跟中共要溝通,要交流,有很多種管道,有很多種方式,也許不需要一個民共平台來集中處理。大概我先回應到這裡,謝謝。

  鄭文燦:蘇蔡謝共同點多都希望走務實路線
  謝更希望在兩岸論述上有所突破

  民進黨的傳統就是不怕辯論,不怕挑戰,是一個在選舉跟抗爭過程起家的政黨,所以我們要面對自己的問題,面對自己的缺點,因而能夠展現自己的優點跟生存的韌性。基本上在2012年大選挫敗之後,我同意董立文的說法,一個不拘形式的中國政策辯論已經在展開,而且內容非常豐富,方向非常多元,也就是因為這樣子,類似這樣的討論,對民進黨來說是非常有價值的。

  今天的主題討論民進黨三個主要的意見領袖對兩岸關係的思維,到底有什麼樣的共同點,有什麼樣的差異點。民進黨成立到現在二十幾年,經歷過十一個黨主席,多數的黨主席都是務實派,都不是教條派;民進黨已由早期反體制、希望改變體制的色彩轉型為一個民主體制下的政黨,民進黨的領導者考量的重點基本上都是如何爭取選票極大化,如何爭取最大多數人民的認同。因此,民進黨和國民黨一樣,會在競爭的過程中,朝向把極端的意見排除掉,朝向把一些反體制的意見排除掉。也就是說,民進黨已經是一個選舉型政黨,而不是一個革命型政黨,它要通過選舉的獲勝來實現自己的理念和主張。從這角度來看,謝蘇蔡的共同點還是蠻多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