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謝長廷路線對未來民進黨發展的影響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0-15 13:44:35  


鄭運鵬
羅致政
 
  謝長廷的主張能否形成路線
  還有待觀察

  第三,從謝長廷路線來看,什麼是路線?如果是一種“路線”就會有其他不同路線跟它對抗。謝長廷回來後雖然黨內有很多批判,黨外綠營人士也有很多不同觀點,但是可以看到,黨主席蘇貞昌強調,應該正面對待,應該包容不同聲音,事實上那是某種程度不理謝,不讓它發酵,看後續會有什麼發展。我覺得這是民進黨主流的一個想法,就是不去跟謝直接對抗,不去批判,雖然有些不同的看法。

  從這角度去看謝長廷的憲法共識、憲法各表、命運共同體的思維,以及強調兩岸同文同源的概念意涵為何?謝強調是回到1999年台灣前途決議文的概念。有人會問這樣的概念是不是台灣前途決議文的概念,我查了一下,1999年5月8日的台灣前途決議文,有關主張現狀的說明,說明的最後一段提出一個重要的概念,但是謝長廷並沒有去指出來。所謂的概念就是兩個在地緣上相近、經濟互利、文化上共源的國家,不可能永遠互相仇視,所以最後雙方在歷史文化血緣上的長遠關係出發,從地緣政治趨於穩定,經濟利益則創造共生共榮互信互利的美好前景。因此,如果回到1999年台灣前途決議文的說明來看,事實上還是“一邊一國、兩個國家”的概念,如果不能夠在所謂兩岸同文同源的角度去看的話,會造成民進黨內部更大的爭議。

  換言之,從台灣內部政治角度來看,我認為謝長廷的思考主張一定有他的戰略目標,這個戰略目標希望其對中政策未來成為民進黨中國政策基本主張的主軸,希望透過憲法共識這個主張,取得在未來台灣內部政治發展中的發言權,取得未來對與中共兩岸交往的主導權,或是詮釋權,目前還有很多不同的爭議點。謝長廷路線未來發展的關鍵,要看這個路線是不是能夠真正導入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的後續會議加以討論;形成一個決議之後,才能夠真正有一個路線的出現;要不然,我覺得到目前為止,謝的這些看法與講法,還在整合當中,是不是成為一個真正路線,還有待觀察;是不是能夠成為第三條路線,還是說變成跟國民黨比較接近的路線,還有很多的辯論。

  鄭運鵬:對謝憲法共識的理解

  謝院長是民進黨首席中常委,他在民進黨內的重要性是不言可喻的。這樣的重要性加上他曾經代表過民進黨參選總統,他的動見觀瞻,尤其在兩岸方向上,是可想而知的。也有蠻長一段時間我是跟謝院長在高雄市長選舉或黨主席任內曾經當過他的幕僚,目前更是黨工身份,所以對於謝長廷路線的內涵,我不便去評論,也不一定抓得準,但謝院長主張上的特點,我可以報告一下。

  他的特點有兩個,第一個是,謝院長從黨外到民進黨的階段,一向都比較偏向從法治的體制上面提出主張跟訴求。過去民進黨曾經有過路線上面的不同看法,議會路線還是街頭路線,他主張議會路線,認為應該在議會裡面去爭取更多席次,在議會裡面去做法治體制下面的抗爭。這一點是相當一貫的。

  第二個,對於憲法共識或憲法一中的看法,我跟施正鋒老師的看法是一樣的。就是憲法共識或相近的說法,原先是針對民進黨內部或台灣內部而言的,從去年底開始,才把它擴大使用到兩岸關係。謝院長在十幾年前擔任黨主席的時候,因為身兼高雄市長,他曾經希望做兩市(高雄市與廈門市)的交流,結果被縮短窄化為憲法一中的看法。那時候他是黨主席,他因為這樣的看法跟主張,曾有民進黨中常委說要罷免他。所以在中華民國憲法之下的解釋,其實他是針對黨內,因為民進黨內對於國家定位還有不同的看法,所以也才會有這麼多的決議文,這麼多的主張,也還有蠻大一塊民進黨的支持者希望大幅修正憲法或是制定新憲法。而謝院長認為,現階段應該在中華國民憲法架構下,去做政治或政策上面的主張跟作為。

  2008年之後,2012年總統選舉之前,謝院長把憲法共識擴大到台灣內部,也即針對民進黨和國民黨在總統選舉時的統獨或九二共識爭議,認為應回歸憲法去解釋。所以當把中華民國憲法的共識擴大適用范圍,一直擴大到兩岸的時候,不僅民進黨內部有不同的看法,台灣內部藍綠之間也未必有共識。

  我認為,謝院長對於中華民國憲法的解釋,跟他希望尋求的共識方向,是一致的,至於能否達到目標,是另外一回事。因此,這半年多來,謝院長比較特殊的地方不在於提出的主張,而在於他做出的行動。

  羅致政:謝長廷開啟某種程度的民共交流
    綠營內部基本持肯定態度

  我覺得要分幾個層次來看,第一是說訪問或者合辦活動本身,第二是所謂的內容,第三是謝院長個人。我還是試著從學者的角度去談這個問題。

  從活動本身來看,最近的一些民調,對於民共交流,多數民眾是贊成的,是肯定的,也就是說,基本上並不會去反對這樣的互動跟交流。不可否認,這也算是過去十年來比較大規模的民共直接接觸。雖然對外沒有一個標籤叫民共交流,但事實上是某種程度的民共交流。所以,對這個活動本身(謝長廷香港行),基本上社會上是肯定的,即便在深綠內部也不會太過於去反對。

  這表明綠營內部對民共交流,基本上是採取肯定的態度,或者認為這是必須去推動的方向。所以不管民進黨未來要推動什麼形式的民共交流或者活動,政治包袱就少了。所以從這點來看,謝院長幫未來想要舉辦類似活動的一些人,建立了先例,相信未來會有更多人嘗試。除了中央黨部自己辦活動之外,相信包括綠營的智庫,或是綠營的學者專家,或是地方黨部等等,因為謝院長這次活動,讓他們舉辦類似的活動沒有政治上的包袱。

  謝長廷的提法有延續性
  也有調整和創新

  針對內容的部分,謝院長這次的內容有其延續性,但是也有新的說法跟創意。無論是憲法共識還是憲法各表,最早是從憲法一中轉化而來的,但是那個延續是存在的,即無論是處理兩岸問題還是台灣內部選舉問題,憲法都是一個很重要的基礎,所以它的延續性是存在的,但我也覺得他作了一些調整。其中最明顯的是憲法一中這個詞的使用頻率變少了。當然可能跟一中這個字眼有密切性的關係,憲法共識和憲法各表好像慢慢取代了憲法一中。

  到底是真正的改變還是換個名詞的另外一種說法,由謝院長來說明會更好。但是我覺得,這表示謝院長也聽進一些不同的看法跟主張,願意在字眼上作一些調整,然後再做一些有創意的努力。所以憲法共識也好,或是憲法各表也好,謝院長也在做調整,謝院長在淡化過去可能比較爭議的東西,用更大的框框,不要用一些過去太明顯或是太清晰的說法來論述一中的東西。

  至於謝院長提憲法共識是要處理兩岸問題,還是要處理台灣內部選舉因素的問題。從處理兩岸問題來看,如果謝希望這個東西能夠建立兩岸政治的互信,甚至可以讓對岸接受,然後開始啟動兩岸的民共接觸。但是從這一次的互動來看,大陸的態度是既不否認也不背書。

  然後從處理台灣內部選舉的層次上來看,台灣民意能不能接受憲法共識或憲法一中,現在還沒有這樣的民調。我覺得,不論台灣社會有多少民意支持謝長廷的憲法一中或憲法共識,但就民進黨內部來看,並不完全認同這樣的主張。因此,我覺得,謝院長要先尋求黨內或台灣內部對憲法共識的廣泛接受,然後要再努力去撐開那個支持的基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