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岸和平統一水到渠成的進程逐步加快 |
中評社╱題:兩岸力量消長與台灣民眾對兩岸統一態度的變遷* 作者:李振廣(北京),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
隨著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深入,特別是隨著大陸的崛起,大陸民眾對於台海兩岸和平統一的前景越來越樂觀,越來越有信心。然而,作為當事方之一,台灣民眾的態度卻並非如此。根據台灣陸委會2013年7月5-9日委託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所做的民調,主張兩岸儘快統一或維持現狀以後走向統一的民眾僅佔9%,主張儘快宣佈“獨立”或維持現狀,以後走向“獨立”的佔23.2%,而絕大多數民眾,即60.6%的被調查民眾主張永遠維持現狀,或者維持現狀,看情形再決定“獨立”或統一。此外,台灣種類繁多的兩岸關係民調大體上都反映出台灣民眾在這一問題上類似的態度。這些民調資料儼然說明,台灣民眾對於兩岸統一存有很大的顧慮和猶豫。
其實,台灣民眾對待兩岸統一的態度並非一直如此。兩岸關係60多年來,台灣地區曾經喊出過“反攻大陸”、“經營大台灣,建設新中原”等等信心十足的政治口號。當今,台灣民眾和台灣當局對兩岸統一的信心逐漸弱化,而顧慮和猶豫卻在逐年增加,直至不敢公開談論兩岸統一問題。從根本上講,這與60年來兩岸實力對比的消長有關,特別是與台灣曾經擁有的各種相對優勢的衰減有直接關係。
兩岸關係的特殊結構
自2008年以來兩岸之間的大交流、大融合、大發展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不可否認的是,兩岸之間的政治對話進程依然有限,甚至是舉步維艱。兩岸政治對話與政治談判問題不僅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更重要的是受到兩岸關係的結構性矛盾的影響。
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兩岸關係處於主權沒有分裂,治權尚未統一的狀態。這種特殊狀態源於20世紀40年代末的中國內戰。作為內戰遺留問題,兩岸關係中最突出的結構性矛盾就是兩岸在軍事和政治上的敵對性。這種敵對性在早期的主要特徵就是兩岸敵我分明的全面軍事政治對峙。從1949到1978年的30年中,兩岸之間炮火相向,這種敵對性特徵最為明顯。自1979年大陸轉向追求兩岸和平統一以來,大陸一直在努力降低兩岸政治、軍事的敵對性,兩岸關係漸趨緩和,甚至在2008年以後步入和平發展階段,但是,這僅僅使兩岸在政治軍事上的敵對性從顯性轉為隱性而已,而兩岸關係的本質並沒有改變,即源於20世紀40年代末的國共內戰狀態並未正式結束,台海兩岸在政治上、軍事上的敵對性質至今並沒有發生根本性的改變。在兩岸關係步入和平發展階段後,大陸一再提出兩岸展開政治對話和談判,商簽和平協議,其最終目的就是要徹底從形式上和實質上結束兩岸延續了60多年的內戰和政治軍事敵對狀態,為和平統一準備條件。
在這種特殊的兩岸關係結構之下,特別是在傳統思維模式的影響下,人們不僅在理論上也在實踐上把兩岸最終統一看作是一種政治零和遊戲,是你死我活的鬥爭或競爭。這種思維模式在台海兩岸已經根深蒂固,特別是在台灣更是如此。2013年11月20日,台灣當局的“國防部長”嚴明在一次台軍軍事幹部研習會上特別明確地提出,“兩岸恢復制度化協商,現階段台海情勢趨於穩定,卻也容易造成敵我意識逐漸淡化;兩岸雖然和解,但並非意味國防休兵,中國大陸迄今未放棄以武力解決所謂‘台灣問題’,我們與中共在軍事上是處於敵對關係,敵我認知絕對不能模糊,也不能動搖”。大陸自1979年起開始嘗試推動兩岸和平統一,努力淡化兩岸政治敵對和軍事敵對狀態,謀求以一種新的模式和規則實現兩岸統一。作為較為弱小一方的台灣方面,對兩岸關係每一步進展的思考往往受到敵對性政治思維的天然影響,處處設防,步步為營,極度謹慎;對於大陸提出的任何推進兩岸政治認同的建議,都會從敵對思維的角度進行檢視和分析。台灣當局和台灣民眾畢竟同屬一個休戚與共的政治命運共同體,無論是多年來的政治教育,還是面臨的兩岸政治現實,在傳統政治思維模式的影響下,台灣民眾也會自然而然地從政治敵對性的角度思考兩岸關係。這也在台灣民眾對大陸及兩岸統一的態度上得到十足的體現。
台灣優勢衰減及民眾對統一態度的漸變軌跡
政治是現實的,實力是政治的基礎。這也是古往今來最通行的政治法則。無論是在政治鬥爭中,還是在政治競爭中,當事方的政治信心與自身實力呈正相關的關係,實力越強,政治信心就越足。這一政治法則同樣適用於兩岸關係。在60多年來兩岸關係的演變中,台灣相對優勢的升降起伏與其對兩岸關係的信心恰好呈正相關的關係——在台灣擁有相對優勢的時期,台灣當局和民眾對兩岸關係的信心與期待會呈現積極上升的態勢;在台灣相對優勢衰減時期,台灣當局和民眾對兩岸關係的信心與前景會呈現出消極與回避的態度。從60多年兩岸關係宏觀發展的角度看,台灣的相對優勢及其對兩岸關係前景的信心恰好呈現出一個逐漸衰減與下降的發展軌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