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12日電/2016年是中國“十三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後深度調整和轉型的關鍵之年。
2015年11月18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菲律賓馬尼拉出席亞太經合組織工商領導人峰會并發表主旨演講時提及,“總的看,中國經濟發展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經濟韌性好、潛力足、回旋餘地大的基本特征沒有變,經濟持續增長的良好支撑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經濟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
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高級經濟師祁京梅,清華大學政治學系主任、教授張小勁等專家、學者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采訪時一致認為,習近平關於中國經濟“四個沒有變”的論述提振了各界對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的信心,也為世界經濟的持續發展帶去了“定心丸”。
2015年7月17日,習近平在吉林長春召開部分省區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聽取對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和“十三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和建議,并就中國當前經濟形勢首次作出“四個沒有變”的科學歸納。
中國網報道,2015年10月,十八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在分析“十三五”時期我國發展環境的基本特征時,提及與“四個沒有變”論述高度重合的表述。
《建議》分析,“我國物質基礎雄厚、人力資本豐富、市場空間廣闊、發展潛力巨大,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新的增長動力正在孕育形成,經濟長期向好基本面沒有改變。”
“目前,我們對新常態下宏觀經濟結構調整所取得的變化已經有了很正面的體會、感受,這也說明結構調整的細化政策可以進一步落實。”祁京梅表示,“四個沒有變”詮釋了我國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的總體特征,而借此適應、把握進而引領新常態,必然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大邏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