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新時代習近平對台工作重要思想的辯證思維探析
http://www.CRNTT.com   2018-07-29 00:11:36


深刻領會習近平對台思想蘊含的辯證思維,有助於以更高的站位、更寬的視界、更大的格局推進新時代的對台工作。
  中評社╱題:新時代習近平對台工作重要思想的辯證思維探析 作者:林子榮(武漢),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武漢大學台灣研究所研究人員

  習近平總書記對台工作重要思想充滿著唯物辯證法的思想智慧。堅持以聯繫觀點認識和分析台灣問題,具體表現在立足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闡明了“台胞利益”、“台灣前途”、“國家統一”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內在聯繫;堅持以發展觀點認識和分析台灣,具體表現在準確把握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勢,堅持在發展的基礎上解決台灣問題;堅持以矛盾觀點認識和分析台灣問題,具體表現在堅持“九二共識”,堅決反對和遏制“台獨”分裂勢力,毫不動搖地堅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正確道路,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促進心靈契合。深刻領會習近平對台工作重要思想所蘊含的辯證思維,有助於我們保持戰略定力、戰略自信和戰略耐心,引導我們以更高的站位、更寬的視界、更大的格局推進新時代的對台工作,避免出現思維與行為的片面性、狹隘性和極端性。

  一、引言

  恩格斯指出:“一個民族要想登上科學的高峰,究竟是不能離開理論思維的。”①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一個鮮明特點,就是特別強調要用科學思想方法去觀察、思考、分析問題。辯證思維是習近平總書記最為強調、最注重運用的一種哲學思維方式或科學思想方法。他多次要求全黨要“更加自覺地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學習掌握唯物辯證法的根本方法,不斷增強辯證思維能力,提高駕馭複雜局面、處理複雜問題的本領”。②

  習近平總書記對台工作的重要思想作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展現了新時代的新思維,閃爍著辯證唯物主義思想的光芒,是唯物辯證法在新時代對台工作中的生動體現。為我們妥善應對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複雜嚴峻的台海形勢,堅決反對和遏制“台獨”分裂勢力,扎實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提供了科學的認識論和方法論。探析習近平總書記對台工作重要思想所蘊含的辯證思維,有助於我們深刻理解、準確把握習近平總書記對台工作重要思想的科學內涵,從而更好地加以貫徹落實,推動對台工作在新時代有新氣象、新作為。

  所謂辯證思維,指的是人們自覺運用唯物辯證法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科學思維方式,是唯物辯證法在人們思維中的運用,是客觀辯證法在思維中的反映③。辯證思維最顯著的特徵是克服用孤立的、靜止的、片面的觀點去看世界,強調用聯繫的、發展的、全面的觀點看待一切事物的發展④。習近平總書記對台工作重要思想所蘊含的辯證思維,就是堅持客觀地而不是主觀地、聯繫地而不是孤立地、發展地而不是靜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認識台灣問題,就是要在對台工作中處理好局部和全局、當前和長遠、重點和非重點的關係。

  二、以聯繫觀點認識和分析台灣問題

  聯繫作為一般的哲學範疇,是指一切事物、現象和過程之間,以及每一事物內部諸要素之間的互相作用、互相影響、互相制約。唯物辯證法認為:客觀物質世界的一切事物、現象、過程不是孤立存在的,都同周圍事物、現象、過程互相聯繫著;整個物質世界就是由無數事物、現象、過程互相聯繫的統一體;任何事物、現象、過程都是這個統一體上的一個“環節”或“鏈條”。聯繫範疇是唯物辯證法的最基本範疇和邏輯起點。學習和運用辯證法,增強辯證思維能力,就要使我們的認識如實地反映客觀事物普遍聯繫的辯證本性⑤。習近平總書記對台工作的重要思想堅持以普遍聯繫的觀點認識和分析台灣問題,立足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高度和國家發展的全局,以整體性的辯證思維把握兩岸關係現狀和趨勢,闡明了“台胞利益”、“台灣前途”、“國家統一”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內在聯繫。

  其一,台灣同胞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追夢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兩岸雖然尚未統一,但我們同屬一個國家、同屬一個民族從來沒有改變,也不可能改變。因為我們的血脈裡流動的都是中華民族的血,我們的精神上堅守的都是中華民族的魂。”“台灣同胞的福祉離不開中華民族的強盛”,“兩岸同胞雖然隔著一道海峽,但命運從來都是緊緊連在一起的。民族強盛,是同胞共同之福;民族弱亂,是同胞共同之禍。”“中國夢與台灣前途息息相關的。”這些論述從血緣關係、文化聯結、歷史維度、現實利益等面向點明了兩岸是不可分割的命運共同體,突出了台灣同胞身為中華女兒在實現民族復興這一歷史征程上的主體性,即台灣同胞不是旁觀者,而是“追夢者”、參與者、獲益者。正是基於對兩岸之間這種天然、客觀、內在聯繫的正確認識和判斷,習近平總書記一再呼籲兩岸同胞一道順應歷史大勢、共擔民族大義,“不分黨派,不分階層,不分宗教,不分地域,都參與到民族復興的進程中來”。

  其二,從全民族發展的高度來把握兩岸關係發展方向。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具有鮮明的以宏觀性、整體性和系統性為特色的辯證思維。其實質就是一種全局性思維、戰略性思維,即處理具體問題時要著眼於大局,解決眼前問題時要考慮長遠。立足全局、著眼長遠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台工作的重要出發點。他指出,“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必然”,“實現祖國完全統一,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這些論述一方面把完成祖國統一的歷史使命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緊密聯繫起來,賦予對台工作目標新的時代內涵;另一方面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局出發去認識和分析台灣問題,把實現祖國統一大業置於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大局中去思考、謀劃和推進。此外,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所追求的國家統一不僅是形式上的統一,更重要的是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這是從長遠的角度思考祖國統一問題,以面向未來的視野審視當前的對台工作。正是著眼長遠,立足於包括台灣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黨的十九大明確指出,必須繼續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方針,“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率先同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的機遇”。

  其三,歷史地認識台灣問題。毛澤東說:“我們是馬克思主義的歷史主義者,我們不應當割斷歷史。”⑥重視學習藉鑒歷史經驗,是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的一個鮮明特點⑦。習近平對台工作重要思想是基於對台灣問題歷史經緯的深入體察研究,是在總結歷史規律和兩岸關係發展經驗基礎上作出的科學論述,具有廣闊的歷史縱深感。在談到兩岸同胞血脈相連時,他說:“不論是幾百年前跨越‘黑水溝’到台灣‘討生活’,還是幾十年前遷徙到台灣,廣大台灣同胞都是我們的骨肉天親。”;在談到台灣同胞的歷史遭遇時,他說“在日本侵佔台灣的半個世紀裡,台灣同胞從未停止抗爭,數十萬台灣同胞為此付出了鮮血和生命。全面抗戰爆發後,台灣同胞積極參加和支援大陸人民抗戰,不少同胞為國捐軀。”這些論述高度評價了台灣同胞愛國愛鄉所展現的民族精神。正是基於對台灣同胞近代以來所遭受的苦難史、屈辱史的充分瞭解,他才指出,“台灣同胞因自己的歷史遭遇和社會環境,有著自己特定的心態,包括特殊的歷史悲情心結,有著強烈的當家做主‘出頭天’的意識,珍視台灣現行的社會制度和生活方式,希望過上安寧幸福的生活。將心比心,推己及人,我們完全理解台灣同胞的心情。”習近平總書記的講話以民族情懷理解台灣歷史,進而把握兩岸關係現狀⑧,把歷史和現實結合起來,以歷史關照現實,這是以馬克思主義普遍聯繫的觀點為指導,歷史地、辯證地分析現實問題的生動案例⑨。

  三、以發展觀點認識和分析台灣問題

  在馬克思主義的論域裡,辯證法就是發展觀,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現象不僅是普遍聯繫的,而且是運動發展的,是過程的集合體。發展的觀點和聯繫的觀點同為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觀點。因此,辯證思維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以動態的眼光看待事物和思考問題。“我們黨是站在時代前列、面向未來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總是堅持用發展的觀點來看問題。”⑩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求實效、謀長遠,求的不僅是一時之效,更有意義的是求得長遠之效。當前有成效、長遠可持續的事要放膽去做,當前不見效、長遠打基礎的事也要努力去做。”⑪在談到歷史、現實與未來三者的關係時,習近平總書記認為,“歷史、現實、未來是相通的,歷史是過去的現實,現實是未來的歷史。”⑫這些論述都深刻闡釋了在實際工作要堅持以發展觀點為指導,統籌兼顧,處理好當前和長遠的關係。習近平總書記對台工作的重要思想同樣堅持以發展觀點認識和分析台灣問題。

  其一,對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局和大勢充滿戰略信心。唯物辯證法肯定發展的基本方向是前進、上升的運動,但這並不意味著發展中的上升、前進是絕對的、直線式的。由於新舊事物的利害衝突及舊事物對新事物的壓制,使得發展成為包含著局部的或者暫時的倒退、停滯在內的曲折前進的運動。因此,辯證思維是高瞻遠矚、統攬全局、善於把握事物發展總體趨勢和方向的思維方法,展示的是看問題的高度和深度。“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局穩定,經得起風浪考驗。兩岸關係風風雨雨幾十年,總體趨勢是向前發展的,這是歷史的必然。”習近平總書記清楚指明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不可阻擋、不可逆轉的歷史潮流。他強調,我們要“堅持在認清歷史發展趨勢中把握兩岸關係前途”,登高望遠,“看到時代發展、民族振興大趨勢,擺脫不合時宜的舊觀念束縛”。正是基於對兩岸關係發展大勢的充分認識,面對“台獨”政黨在島內贏得全面執政的新形勢,習近平一再強調中央對台的大政方針是明確的、一貫的,不會因台灣政局的變化而變化,而且要持續推進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深化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持之以恆地做好台灣人民工作。充分展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台工作思想戰略思維的深度。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