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18日電/杭州市政府北門對面,有一個4層的立體停車庫,這幾天過去看,車庫外立面“種”上了大片綠化。
“總面積540平方米,有4萬多盆植物,將變成一個生態景觀墻,兼具亮燈功能,周日基本完工。”
《最美運河》立體車庫生態墻
16日下午,現場施工人員正在為墻體“上色”——在墨綠色的鴨腳木中,點綴粉色的矮牽牛、嫩黃的金魚草、淡紫色的萬壽菊和紅色的海棠。
垂直綠化並不稀奇,但這面生態墻最大的特點,就是能自我澆灌,“自己養活自己”。
變聰明了,是因為地下地上的三套系統。
密渡橋路(湖墅南路-莫幹山路)段,人行道有1800平方米換上了一種新型生態材料——仿花崗岩矽砂濾水磚。這種磚頭有兩種材質,上層是透水混凝土,下層是矽砂,雨水可以輕鬆透過磚頭往下滲透。
在生態墻下,原本的地面停車位進行了改造,挖出一個18立方米的雨水收集池,經過透水磚滲透的雨水,會進入這個儲水器保存起來。
而生態墻背後,花盆底部插著一根細細的管子,4萬多根細管通過灌溉系統與收集池連通,平時存下來的雨水就是灌溉用水。整個體系,用的是“海綿城市”的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