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輝帶記者走進省藥品接觸材料質量控制研究重點實驗室。注射液的外包裝、各種顔色的膠囊……十幾種塑料、玻璃、金屬的藥品包裝材料,分門別類地陳列在兩旁的櫃台裡。
“我們檢測所有和藥品直接接觸的東西,一年要檢驗超過2000批樣品。具體涉及到材料耐不耐高溫、耐不耐摔,氣體的透過性好不好……實驗室都能够通過各種物理和化學的方法,檢驗出它們的安全性。”俞輝表示,去年12月1日,《中國藥典》2015年版全面實施,其中藥包材首次以通則的形式收錄。“這必將推動我國藥包材質量的提升,進一步夯實藥品安全性控制基礎。”
假冒商品,鑒別出新招
隨著市場上假冒名貴中藥材越來越多,如何辨別真假,成為很多人的疑惑。
走入中藥標本館展區,這裡陳列著燕窩、野山參、鐵皮石斛等各種中藥材標本,配有一張內容詳盡的“名片”,除了標明每種中藥材的“來源”“功能與主治”“用法與用量”等文字外,還有一個二維碼。
拿出手機,掃一掃“燕窩”的二維碼,立刻跳出一張標注“燕窩—屋燕”的圖片。中藥標本館講解員告訴記者,“我們這個是活體二維碼,可以根據需要添加和編輯。有關燕窩的相關信息仍在完善中。”今後,只需掃一掃,就可查閱到藥材原植物、藥材飲片的圖片,也可查詢到常見混偽品圖片和鑒定要點等信息。
在十幾種燕窩的展示區域裡,還陳列著假燕窩。“混偽品標本主要用於對照和比對,供檢驗時參考,因為現有標准在執行時,文字描述有時不易掌握和判斷,照片也不能完全反映情況,需要實物對照,必須有可靠的標本作對照。”中藥所所長馬臨科介紹,除了提供公衆參觀,為外來人員提供實物觀察外,這些中藥材混偽品還將作為建立數字化標本館拍照用的實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