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圖) |
中評社北京5月26日電/必修課“一統天下”,學生沒有擇課自由,興趣被忽視……這一現象在浙江有了很大改觀。近年來,浙江構建有“選擇性”教育新機制,賦予學生更多選擇權,確保了學生不讀死書,帶興趣去學。
打破“千人一課”,避免“千人一面”
“我們的學生學得苦,個性被漠視,這樣的成長是不行的。”浙江省教育廳廳長劉希平說起構建“選擇性”教育機制初衷時,這樣認為。他回憶,幾年前去芬蘭考察的情況令他吃驚:一所中學有200多名學生,卻有上百門課程供學生憑興趣選擇。“相比之下,我們的學生是千人一課,必修課太多,選修課又太少,還沒有選擇的自由。在這種情況下,何談素質教育?何談綜合發展?只有打破‘千人一課’,才能避免‘千人一面’。”劉希平感慨。
針對調研發現的問題,浙江省教育廳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醞釀深化課程改革:把更多的課程學習選擇權交給學生,把更多的課程開發選擇權交給老師,把更多的課程設置選擇權交給學校。
經過試點,2012年下半年,浙江省全面啓動深化普通高中課程改革。首先是調整課程結構,減少必修、增加選修。將選修課程占總學分的比例由原來的19.4%提高到33.3%,擴大學生選擇的空間和時間。
高考壓力還在,必修課減少後,學生成績跟不上怎麼辦?為保成績,“選課走班”取代“固定班級”的方法在試點學校推行開來。杭州市第十四中學就將必修課根據難度分成了ABC三個層級的班級,進行分班授課,不同水平的學生可以選擇相應難度的班級上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