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民間的經濟創新活動,浙江各級黨委、政府在特定歷史條件下通過“先放開後引導、先搞活後規範、先發展後提高”,有效促進了市場主體成長和市場機制發育。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多年以來,浙江堅持市場化取向改革,率先構建起相對完善的區域市場經濟體制。放手發動、放膽發展、放水養魚、放寬政策,“不論成分重發展,不限比例看效益”“國家、集體、個人一起上,鄉辦、村辦、聯辦、戶辦四個輪子一起轉”,大膽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積極進行股份合作制改造,大力推進國有集體企業改革,在全國較早形成了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
體制機制的市場化取向改革先人一拍、快人一步,使浙江贏得了發展先機、充滿了發展活力。
市場導向增活力
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先行一步的浙江經濟率先進入新常態,面臨新挑戰:人口紅利下降,勞動力成本上升;要素市場發育滯後,資源使用粗放;金融體制固化,對實體經濟多樣化的融資支持不足……
何以解憂?唯有改革。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決定性作用如何體現?歸根到底,是對政府與市場的地位與作用進行科學界定。
從2013年底開始,浙江全面梳理省級部門行政權力,歷經清權、減權、制權3個環節,最終保留4236項列入權力清單,精簡幅度超過六成。2014年,除權力清單外,責任清單、企業投資負面清單、財政專項資金管理清單也先後制定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