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已運行兩年多的浙江政務服務網,是浙江深化政府自身改革的重要載體。它的一個重要功能是記錄權力運行軌跡、公開權力運行流程、確保權力正確行使。同時,全省統一的行政權力運行系統也正在加緊建設,推進行政審批等權力運行流程再造。
經濟增長依靠投資拉動、出口帶動、要素推動的舊模式,資源環境不允許,要素成本不允許,群衆也不滿意。如何破解供給約束?浙江率先開始探索資源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按照“畝產論英雄”的理念,推行要素差別化定價和企業分類指導制度,促進資源要素節約集約利用。
在海寧市,工業企業按照“畝產效益”被分為A、B、C三類,實行差別化地價、電價、水價等,讓有限的資源得到有效利用。目前,全省80%的縣(市、區)建立企業分類綜合評價制度,加快探索土地、能源、環境等要素差別化定價,致力於把各種資源集中到具有優勢的行業,推動經濟轉型升級。
浙江民營經濟發達,但不少中小企業長期以來流動資本主要依靠民間信貸。破解融資難、融資貴,支持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浙江開展民資發起設立金融機構改革,溫州民商銀行和浙江網商銀行成為全國首批試點民營銀行。
在農村,通過改革賦權激發農民積極性,將權利量化到人(戶),并探索“權隨人走”“帶權進城”,在保障農民權益基礎上,推進“人的城鎮化”。
改革開放相促進
利用兩種資源、開發兩個市場,實現要素全球化配置,開放是浙江市場化改革的另一條路徑。
浙江經濟與世界經濟水乳交融,浙商在全球範圍內配置資源——這是當今浙江開放發展的真實寫照。浙江人意識到,越開放越改革,越改革越開放。以開放倒逼改革,浙江在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方面也快走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