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到企業的最後“一納米”不打通,意味著政策出台前的所有努力都白費了。這并不是大家所樂見的局面。
歸根結底,在出台政策尤其是原則性政策時,要細化政策享受對象、配套政策和操作方法。否則,政策再好可能也會成為一紙空文。比如上述紹興企業反映的問題,執行主體的要求也有理有據,因此享受惠企政策前的這筆投入到底應該由誰出、怎麼出,必須有細化的措施。
橫向比
降成本空間還不小
先來聽聽杭州蕭山區一家厨電企業負責人的說法:
先說說稅費。最近想收購一家德國公司,因此特意對比了世界上主要發達國家的稅。從稅率上看,我國處於中等水平。但從稅種上比,差別就出來了。歐美大部分國家主要征收兩大稅種:流轉稅、所得稅(不同國家叫法不一)。我們公司除了要繳增值稅和所得稅兩大稅種外,還有印花稅、房產稅、土地使用稅、土地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車船使用稅、水利建設基金、教育費附加、地方教育費附加、工會費、殘疾人保障金等十多種稅費。
再說說銀行利率。現在的年貸款基准利率下降為4.35%,應該說政府部門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對比國際上主流貸款利率還有差距。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的利率基本在1.5%到2%之間,超過3%的極少。如新加坡的年利率是1.7%,美國在1.3%左右,歐盟接近0,日本則是-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