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15日電/不拒眾流,方為江海。中國的開放發展正迎來一個全新的階段。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多次提到“一帶一路”。其中一節專門提出,“扎實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加快陸上經濟走廊和海上合作支點建設,構建沿線大通關合作機制。深化國際產能合作,帶動我國裝備、技術、標準、服務走出去,實現優勢互補。加強教育、文化、旅遊等領域交流合作。”
浙江日報報道,大時代,大格局。浙江是我國最早對外開放的省份之一,向北向西北,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向南向西南,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一帶一路”戰略提出以來,浙江發揮獨特的海陸一體優勢,推進東西雙向開放,實現雙向融入,成為連接陸上與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大通道。接下來,如何充分利用這一戰略機遇和獨特優勢,推動浙江經濟轉型升級?兩會期間,記者採訪的諸多代表委員分享了他們的思考。
重塑產業格局
自2013年我國首次向世界發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後,眾多浙商參與其中,以一呼百應之勢,借東風謀發展。
對於企業來說,“一帶一路”顯然打開了一個大市場。就在赴京參會前,全國人大代表、開山集團董事長曹克堅剛從印尼出差回來。在他看來,“一帶一路”蘊藏著“大能量”,因為沿線豐富的地熱資源和沿線國家巨大的能源需求,正是地熱發電創新技術和高端裝備走出去的良好機遇,開山集團投資10億美元用於印尼地熱發電項目。
據介紹,該項目擬建在印尼北蘇門答臘的蘇門答臘斷裂帶上,該地區是全球十大地熱資源最豐富地區之一。國家發改委主任何立峰也在3月6日的兩會記者會上表示,三年多來“一帶一路”建設進展是快速的,成果好於預期。近3年來,中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對外投資已經超過了500億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