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旗不濕。面對汹湧江潮,錢江兩岸人民自古勇於搏擊。據記載,五代時錢塘江海塘屢築屢塌,吳越王錢鏐大怒,令三千犀甲兵張弓搭箭,迎頭射潮,演出了“三千羽箭定風波”的壯觀傳奇。
“浙江有淺吟低唱的風月,也有陽剛偉岸的濤頭。”在中國文聯副主席、首席錢塘江文化大使陳振濂看來,錢江潮以具象形式表現出了一種獨一無二的浙人文化品質,也構成了錢塘江文化精髓和靈魂。
與此同時,錢塘江幹流從西向東貫穿浙江,匯入東海,與金華江、曹娥江、烏溪江等十餘條主要支流一並畫就了浙江的魅力風景線。這是錢塘江文化大氣開放、兼容並蓄的精神源頭。
歷史長河中,錢塘江畔出現了以伍子胥、文種為代表的江潮文化,以王充、張九成、王陽明、黃宗羲為代表的哲學流派,以曹娥、丁蘭為代表的孝道文化,以鄭興裔、胡雪岩為代表的義信文化,以大禹、範蠡、華信、馬臻、錢鏐、張夏為代表的海塘文化,以嚴光、林逋為代表的隱居文化,以項麒、胡世寧為代表的耕讀文化,以劉鬆年、李嵩、王蒙、戴進、藍瑛、吳昌碩等為代表的藝術流派,中草藥始祖桐君為代表的中醫文化,以及明清和近代以來興盛的絲綢文化、商貿文化、圍墾文化、航空文化等。先天秉承了吳越文化“海納百川、兼容並蓄”特征的錢塘江,有著江南文化的共性。
此外,錢塘江具有突出的互通關聯特征,歷來是上游物質輸送至沿海和徽商往來的主要通道,商貿文化興旺發達。這是錢塘江水胸懷天下、互通共榮的寬宏品質。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自隋朝開鑿江南運河起,錢塘江形成“接運河、通大海、納百川”的廣闊格局。吳越國時期的錢塘江更是“東眄巨浸,輳閩粵之舟櫓,北倚郭邑,通商旅之寶貨”。身為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錢塘江流域的稻作文明通過“稻米之路”傳播到了東亞地區的日本、朝鮮等國。舉世聞名的“茶葉之路”“陶瓷之路”“香料之路”“書籍之路”都通過錢塘江與世界緊緊地聯結在一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