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該事件沒造成嚴重後果,事發地在淨空保護區,主管單位為民航浙江安全監督局和地方人民政府,公安部門難以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對其作出相應處理。因此,警方只能根據《民用機場管理條例》相關規定,將此案交由機場所在地的交通管理部門處理。
有關法律專家表示,頻頻出現涉無人機事件處理難的情況,究其原因,還是法規存有空白、管理權限不明確。眼下,加強無人機監管刻不容緩,特別是通過立法管住無人機使用已經迫在眉睫。
監管存漏洞
實名登記多靠自覺
根據國家相關規定,進行小型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大致需要滿足3個條件:操作人員具有無人機駕駛執照;軍方審批的合法空域;申報民航飛行計劃。而據中國民航局頒布的《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系統駕駛員管理暫行規定》,重量超過7千克的無人機飛行之前必須申請飛行駕照並申報飛行計劃。
但記者在調查時發現,由於申請流程繁瑣,就日常拍攝需求,大多數玩家往往通過“黑飛”的方式解決。“只要不在機場、監獄、重要軍事設施等敏感區域附近駕駛無人機,幾乎很難被人發現。”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航拍愛好者說。
而針對飛行駕照的申請,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因其並非強制,很多駕駛員並沒有取得資質。浙江省模型無線電運動協會有一個遙控航空模型飛行員培訓及執照考核(ASFC),是專門申請飛行駕照的機構。該協會負責人介紹,目前浙江有1000餘人在他們這裡拿到執照,但這個數字遠遠低於我省龐大的無人機駕駛員數量。
隨著近年來無人機品牌和玩家數量的增多,不僅“黑飛”現象普遍存在,由於缺乏一個系統的管理體系,工商等職能部門對無人機銷售環節同樣無法進行有效監管。
我國民航局頒布的《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實名制登記管理規定》,要求民用無人機製造商和民用無人機擁有者須在民航官方系統中申請賬戶,進行實名登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