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11月30日,武義縣農業、國稅等部門幹部爬上海拔1000多米的武義縣俞源鄉九龍山村舊圵,為村民致富支招。 |
中評社北京12月15日電/長期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扶貧開發工作傾注了大量精力和心血。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扶貧戰略思想和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讓低收入群眾共享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果,是我省當前面臨的重大責任與使命。
浙江日報報道,如何進一步助農增收,不把貧困帶入“十三五”?上周,記者兵分5路,針對金融扶貧、異地搬遷、產業開發、來料加工和光伏扶貧這5類浙江省當前精准扶貧的重要舉措,與當地農辦工作人員、產業領頭人、農技專家一起,奔赴溫州、衢州、金華、麗水等地的5個山村,把脈山村發展,探尋脫貧路徑。
天雖冷,心正熱,情愈真。我們求解,鄉村的冷點,如何變成社會的暖點和關注的熱點?
2015即將過去,《美麗鄉村》周刊也近200期。
我們的眼中,收獲著浙江鄉村的變遷和驚喜;我們的採訪本上,記錄著廣袤大地的精彩和雄奇;我們的筆下,流淌著這一方熱土上創業創新創富的激情和傳奇……
但這一次,我們決定開始一次特殊的採訪。
因為,有一組數據讓我們牽掛——至2014年底,浙江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已連續30年領跑全國,位居全國省區首位,但依然有43萬人年收入低於4600元(2010年省級扶貧標準),他們大多生活在我省經濟相對落後的山區縣;
因為,有一幅畫面讓我們揪心——大山橫亘,山路蜿蜒。大山之外,大千世界日新月異,大山環抱中,人們懷抱著對致富的向往,卻苦於沒有發展的機會,青壯年遠走他鄉打工謀生,老人和孩子留守在家;
因為,有一種責任讓我們充滿力量——人類創造了無窮無盡的財富和文明,然而貧困就像一道道陰影,相伴相隨,揮之不去。我們盼能為低收入農戶帶去希望之光,點亮未來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