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巡河治河,都會有所觸動、有所收獲。”回顧兩年多的總河長生涯,他說,“我經常被基層幹部群衆的創造和智慧深深打動。浙江治水,靠的終究是千千萬萬名基層河長,靠的終究是生活在流域的百姓。”
治水中,對於工業污染的治理,常常陷入“貓捉老鼠”的困境。有一次到東陽、武義檢查電鍍園區,熊建平驚喜地發現,當地實行一種“企業上樓、管綫露面”的創新做法,讓偷排污染的“老鼠”無處遁形。
當地環保部門的同志告訴他:電鍍企業是重污染企業,這幾年經過整治,基本搬遷入園,統一生產、統一管理,但偷排漏排現象還是時有發生,“更加隱蔽的是,污水通過地下管綫,慢慢滲漏下去,真是神不知鬼不覺。”
針對這種情況,當地有位同志想出一招:要求園區的電鍍企業,全部搬到二樓以上生產,一樓空出來,所有管綫必須露在外面。如此一來,企業的排污行為,就徹底暴露在眼皮底下,有沒有違法一目了然。即使環保部門的人不在,群衆也容易發現和監督。
“在我心中,基層幹部群衆,才是真正的治水英雄。”熊建平說。
(四)污染在水裡,根源在岸上
“根本上治理好運河,關鍵是工業要轉變發展方式,農業要轉變生產方式,城鄉居民要轉變生活方式。這是一項長期的任務,只要黨委、政府有決心、有信心,各級河長和有關部門上下同欲,廣大人民群衆積極支持、參與,就一定能把運河治理好。”
——副省長、運河總河長黃旭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