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把去庫存和滿足老百姓的住房需求結合起來?這是浙江省在去庫存過程中著力破解的一道難題。
拆遷安置,多年來一直是"城市更新"的主要手段,但大量建設的安置房小區,一定程度上分流了商品房市場的客戶。2015年11月,海鹽提出將逐步取消保障性住房、拆遷安置住房建設,轉為貨幣補償方式實施安置。
“貨幣化安置”產生了奇效——當年海鹽縣貨幣化安置的幾百戶居民中,多數選擇購買商品房,而且一買就是兩套。海鹽縣城不大,整體的庫存也只有兩三千套,這股由貨幣化安置激發的購買力就顯得尤為強勁。“海鹽的庫存從來沒有像現在這麼低過。”一位海鹽當地的房產從業人士說。
各地探索實踐,有關部門也發布了相關政策意見“保駕護航”。2016年1月至11月,全省實施棚改貨幣化安置7.54萬套,占當年浙江省棚改開工總套數的32%。貨幣化安置比率同比提高了20.6%,在當年棚改拆遷中貨幣化安置協議數量占到同期協議數量的71%。棚改貨幣化的衍生品——"房票",同樣成為2016年去庫存工作中一招效果顯著的新招。紹興、金華、義烏、衢州、奉化、湖州等地均採用"房票"的方式,更加直接地將拆遷戶轉化為購買力,既推動了農民市民化,也助推了去庫存。
“組合拳”不止於此。加大住房公積金支持力度、實現土地供應與庫存掛鈎……一系列的做法,均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除了需求側發力,不少房地產企業也從供給側下手,深挖用戶需求,尋找市場空間與機遇。從總體看,省內三四線城市市場供需關係飽和,但符合市場需求的精裝修產品,在這些城市中較為少見,一些國內知名房企,2016年密集布局浙江省三四線城市成績斐然,正是在產品升級上動足了腦筋,做出了新意。
改善民生促需求
2016年,杭州市民小周賣了原本67平方米的舊房,置換了一套128平方米的精裝修新房。據杭州透明售房網統計,2016年,杭州主城區新建商品住宅戶均簽約面積為115平方米,創下了近6年來的最高值;從住宅戶型結構分析,100平方米以上房源占比42%,比上年增長3%,增長集中在100平方米至140平方米的初次改善型房源戶型區間。改善,成為2016年樓市的一股中堅力量。
三四線城市亦如此。新湖景城,一個位於衢州西區占地面積760畝的超級大盤,目前住宅部分僅牡丹園小高層在售,其餘均已售罄。項目營銷人員介紹,客戶基本來自衢州城區,成交放量完全來自本地的內生需求,尤其是城區需求的集中釋放。
改善性需求、內生性需求的增長,也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居民購買力的提升,只有人們的口袋鼓了,加上適當的政策鼓勵,才會迅速激發出房地產去庫存的"洪荒之力"。
有關部門注意到,較強購買力一定程度上也推動了房價上漲。據全省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指數,2016年全年12個月均保持上漲。從3月份開始,進入環比1%至2%的漲幅區間;8月份達到2.4%,9月甚至達到2016年的最高值4.1%。2016年第三季度,杭州等重點城市房價存在上漲過快的危險。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為讓房子回歸居住屬性,浙江省果斷採取調控措施"穩房價、防風險",在杭州等重點城市採取調控措施後,全省環比指數迅速回落,保持了市場的健康平穩發展。
短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