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11月21日電/環球時報報道,由于中國財長“日程安排十分忙碌”無法接待,德國財長施泰因布呂克原定于12月訪問北京的計劃被迫取消。
德國財政部11月15日公布的這個消息在德國各界連日來引發震動,英國《金融時報》稱,“取消財長訪華是迄今爲止北京對默克爾接見達賴的憤怒所産生的最嚴重後果”。《明鏡》周刊稱,中國已經取消德中人權與法制對話、副外長級的戰略對話,爲期3年的系列活動“德中同行”也有危險。盡管《世界報》等德國媒體仍在爲默克爾打氣,德國外長17日公開表示對當前的德中冷淡感到擔憂,社民黨議會黨團副主席也公開要求默克爾讓德中關系回到正軌。英國《金融時報》稱,中國的立場使默克爾本就難以控制的執政大聯盟關系更加惡化。
“中國繼續懲罰德國”
據《明鏡》周刊報道,突然被取消的德中財政部長會晤今年8月底已經敲定,施泰因布呂克原定于12月1日至8日與中國財長謝旭人會晤,德方已開始爲這次訪問做具體的細節准備。周五,德國政府發言人試圖淡化事件影響,稱即使在達賴問題上存有分歧,德中的共同利益仍將占主導地位。
今年9月默克爾無視中國抗議會見達賴時,很多德國人認爲德中關系不會冷淡太久,幷相信即使雙方在政治和外交上産生不快也不會影響經濟,所以此次財長會晤取消震驚了德國各界。《經濟周刊》認爲,“德國希望中國政府短暫生氣後會恢複正常的期望落空了”,這對德國經濟界是一大打擊。爲了民主和人權的政策,德國經濟界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金融時報》稱,德國銀行、投資機構等經濟界高層代表原本都將隨同施泰因布呂克出訪,本可以使冷淡下來的德中經濟關系再度升溫。
《明鏡》周刊題爲“中國繼續懲罰德國”的文章稱,中國還凍結了兩國間的戰略對話,戰略對話由兩國副外長級官員每年會晤一次,討論包括經濟和人權在內的廣泛議題。德國駐華大使史丹澤表示,原定明年在廣州和成都舉行的“德中同行”活動准備工作已經中止。
德國外交官擔心,中國抵制德國給法國造成可乘之機。根據德國大使館的一份報告,爲懲罰德國,中國將加强與德國鄰國的接觸,巴黎“預計會利用德國留下的缺口”。11月底,法國總統薩科齊將訪問中國,届時法國工業界將盤算獲得更多合同。對法國總統訪華,德國《日報》17日的文章却指責中國,稱中國在使用“權力政治”手段,說本月底將訪華的薩科齊將作爲新的寵兒受到北京的歡迎,中國就這樣再一次使歐洲人彼此相鬥。
也有爲德國現行政策打氣的,16日的德國《金融時報》題爲“新的無禮舉動”的文章就稱“無論是德國的政策還是德國的經濟都不應受到北京憤怒的影響。總理要見什麽人和采取什麽外交政策得由柏林决定,而不是其他地方”。同一天的《世界報》刊登題爲“當中國憤怒時”的文章也爲默克爾的政策辯護,文章稱,當施羅德和希拉克在2004年春天推動解除對華武器禁運時,首先著眼的是有利可圖的訂單,施羅德的繼任者現在認識到,只在經濟或政治上關注中國都是不明智的。文章得出結論:誰現在如果屈服于不友好的聲音,那麽將來中國會實施更加咄咄逼人的外交政策。
德國執政黨內部引發爭吵
《法蘭克福匯報》列出了一個單子,稱中國接連取消各種外交會談,令執政黨內部産生裂痕:三位部長因此受到了中國方面的懲罰:楊潔篪外長取消了與施泰因邁爾外長參加聯大會議期間的早餐會;司法部被取消了中德對話;財政部被取消了對施泰因布呂克的訪華邀請。《金融時報》也說“中國取消財長訪華點燃聯盟內部對默克爾中國政策的爭吵”。16日,社民黨議會黨團副主席科爾博對《柏林日報》公開表示,“默克爾女士迫切需要與中國進行接觸幷使關系重回正軌。”第二天,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在巴黎對記者說,“德中關系現在不如以前好,這是個不幸的事實,我們目前尤其擔心的是財長不能訪問中國,與此同時,兩國的人權、法制對話已經取消”。他說,我們不能任由這種發展,重建與中國的良好關系是德國的利益所在。
世界媒體也注意到了德國執政聯盟內部的變化。英國《金融時報》16日報道稱,德國財長施泰因布呂克被迫取消訪華,中德之間本已緊張的外交關系急劇惡化。文章說,北京的態度也使默克爾的執政“大聯盟”內部關系惡化,剛被任命爲副總理的外長施泰因邁爾(社民黨)曾公開抨擊總理接見達賴。施羅德上周訪華時不尋常地打破了政治禮儀,在北京面對記者時批評默克爾會見達賴是一個“錯誤”。文章稱,默克爾在人權和民主問題上對俄中的强硬激怒了社民黨,後者認爲默克爾背離了前社民黨總理施羅德在與俄中打交道時在這些問題上的更謹慎的道路。
中國的憤怒超過預測
德國外交協會中國問題專家卑斯克估計,中國的憤怒可能遠遠超過媒體預測的“幾個月”或“奧運會之前”,“因爲中心問題不是默克爾與達賴喇嘛的會晤,這背後是德國外交戰略的轉變”。首先,默克爾公開表示願意推行美國式的“價值觀外交”,這是對施羅德以及科爾的外交政策的摒弃;其次,默克爾所在政黨的“對華新政策”違背了“中國本質”的現象,因爲中國在德國亞洲政策中的中心位置是其他國家無法取代的。卑斯克認爲,默克爾急需與北京建立聯系,重新調整關系。比如像前任一樣,與北京進行直接對話,消除誤解。重獲北京信任是默克爾最緊迫的問題。如果她走出這一點,在外交上比較“仗義”的中國會“不計前嫌”。
對一些德國媒體所說的中國目前給歐洲帶來的不僅是經貿方面的挑戰,還在利用權力政治引發“歐洲國家內鬥”,影響德國的政策。卑斯克說,所有國家在外交上都有一個親疏差別,各國利用這一點似乎也無可厚非,如果德國對中國冷淡,中國也可以找到其他的替代者,比如日本、法國等,甚至美國,關鍵還是國家利益。所以,從國家利益來看,默克爾無論如何應發展德中關系。
德中爲何陷入困境
德國波恩東亞研究院學者許文敏18日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說,中國取消中德財長會晤讓不少德國人感到意外,默克爾會見達賴時他們沒想到中國會如此憤怒,更沒想到兩國的疏遠會走這麽遠。
“跟德國專家聊天,中國問題就是第一個問題,當前中德關系遭遇的困難也經常被提及。”許文敏說,默克爾會見達賴固然是中德冷淡的觸發點,但更要看到其背後正在發生的一切:包括德國在內的西方國家的經濟經過多年發展,目前已處于一個停滯階段,老百姓的生活水平相對明顯下降,與此同時新崛起國家的産品却大量流入。考慮到德國是個工業出口大國,它對來自中國的挑戰更敏感。政治家沒有什麽好辦法迅速推動經濟發展,將批評目標對准新崛起國家就成了平息百姓怨氣的捷徑。默克爾會見達賴引發中德冷淡就是這樣背景下的一個産物。不過,許文敏强調,盡管中德必然會經曆協調雙方經濟利益的階段,但不同政治家的處理方式却會給這種調整帶來很大影響。
許文敏說,德執政聯盟出現對華政策不同聲音也是正常的,在如何應對中印等新興大國崛起上,默克爾主張歐洲與美國、加拿大建立跨大西洋自由貿易區,幷且多年來一直在操作這項工程,而社民黨則是另一種思路。許文敏認爲,目前在對華政策上德國主要有三種觀點。一是以老的漢學家、知華派爲代表,他們認爲中國崛起是一種自然趨勢,中國是個有13億人口的國家,中國穩定了,世界不就穩定了嗎?剛從中國回去的一位波恩大學教授日前對許文敏說,中國政府做到了這一點,應該謝天謝地。如果目前的中國像30多年前的文革,西方真不知該怎麽辦。第二種觀點集中于《明鏡》周刊柏林總部主任史丹格特去年出版的書籍《爲財富而戰》,文章核心就是:面對中國崛起西方該怎麽辦?默克爾主張的建立跨大西洋聯盟就是該書給出的答案,因此也有人將史丹格特稱爲默克爾的“政治軍師”,這種觀點也代表了德國少壯派的觀點。第三種觀點以德國外交事務委員會主席桑特史萊德爲代表,認爲中國崛起不能以好事或壞事來形容,德國應該做的是協調與中國發展的步調,讓德國獲得好處。許文敏說,由于三種看法都有市場,因此德國的對華政策會處于一個長期的調試過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