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3月20日電(記者 李仕奇編譯報道)中國政府在剛剛結束的兩會上宣佈,將2015年的GDP增速下調為7%左右,而本年度首兩個月的經濟數據下滑也證明了這種調整是有必要的,不過難免有人擔憂北京是否會因為經濟壓力而放棄結構性改革。美國有線電視衛星新聞台(CNBC)刊登記者萊斯利·謝弗(Leslie Shaffer)的文章指,中國的改革可能會因為經濟增速下滑而躊躇不前,不過在金融改革、反腐等領域已經取得相當大的成績,政府高層將繼續求變,外界可以對此放寬心。全文編譯如下:
中國經濟增速減緩正誘使領導層再次使用刺激措施,有分析師擔憂進行多時的深化改革是否到了半途而廢的關口。
英國巴克萊銀行本週二表示,“儘管結構性改革依然是政策的重中之重,但最近週期性的經濟下行令推動改革的形勢並不如六個月前那麼緊迫了。中國政府沒有清晰地透露過改革的短期目標,但反腐除外——北京當局承諾將‘不惜一切代價’”。
中國目前的經濟模式以勞動密集型與出口導向型的工業生產為主導,過度依賴長期的信貸增長,而北京希望通過改革將其轉變成由消費、服務業和私人企業帶動的新結構。
改革的範圍相當廣泛,包括打擊腐敗、盤活陷入困境的地產市場、限制銀行不良貸款、減少污染、處理過剩的產能,以及增強人民幣匯率的靈活性。
改革會動搖嗎?
但上述的種種改革可能會因為經濟增速下滑而躊躇不前。
巴克萊認為,“總的來說,由於樓市風光不再、地方政府債台高築,改革的勢頭確實減弱了”。北京不會容忍今年的GDP增速與既定目標的7%有太大落差——雖然7%已經很了不起,但對於這個長年取得超過10%增速的國家來說,顯然是遠未達標。中國經濟在2014年增長了7.4%,是24年來的新低。
|